3月9日下午14:30,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人民网、人民智云、大国学习、咪咕视频等客户端进行在线直播。我校各院系师生认真组织收看,并在线展开了热烈的课后讨论,反响强烈。
直播课上,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专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分别以《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题目,深入浅出、声情并茂的为全国大学生解读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了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切实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强大作用,进一步引导了广大师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师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课程结束后,我校师生纷纷在QQ群、微信群、网络会议聊天区等展开热议。
“今天这堂‘思政大课’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专家们生动深刻的讲解,很好的将抗击疫情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担当教育等贯穿起来,让我们师生都深受鼓舞。作为医学院校的思政工作者,我们将牢牢站稳主阵地、抓住主渠道,结合此次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向学生讲好医风医德课、讲好理想信念课、讲好爱国奉献课,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仁心仁术、又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医学人才。”临床医学系党总支书记刘贤君饱含深情的谈到。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支部书记王驰博士表示,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有一大批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更看到了中国在面临巨大考验时所展现出的国家执行力和民族凝聚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重大风险时的良好适应性,进而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既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廷龙认为,四位教授结合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深受教育与启发。辩证的看,新冠肺炎疫情在造成巨大社会公共危机的同时,也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作为医学院校教师,我们可以以41,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驰援武汉等诸多事例,阐发爱国、责任、医德与担当;以中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同表现,在生动对比中深刻阐发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从而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
预防医学系学生科科长敬媛媛老师表示:“疫情期间,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是‘课程育人’的生动实践,四位教授运用丰富、鲜活的素材和生动的讲授,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专业报国的志向。”
“专业的讲授让年轻辅导员跟学生一起再次深刻领悟到此次全国抗疫工作中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正确性,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抵御大灾大难风险面前的显著优势。我们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们将以更崇高的使命感、更积极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去关心关爱学生成长,做好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医学影像学院学生科长杨丽激动的说到。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最后一位老师讲的,我们最大的青春蜕变是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走向担当民族复兴责任的‘大我’,树立责任意识与忧患意识。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应该珍惜学习时光,刻苦钻研,练就硬核本领,将来做一名‘大爱无疆、大医精诚’的好医生,书写大写的青春、以医报国!”基础医学院18级卓越医师班曾慧润同学感触颇深。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上了今天的课后,我体会到光荣与使命。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争中,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真正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次我没能上前线,我一定努力钻研、奋勇拼搏、勤学善学,将来我一定做一名良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所学所能造福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法医学系应届毕业生苟庆缘同学慷慨感言。
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学工系统将借助每周形势政策教育课,持续围绕爱国主义、生命教育、社会责任、规矩意识、爱与感恩、职业精神等主题,把疫情防控斗争中形成的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战“疫”现场作为育人生动课堂,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大考中淬炼家国情怀、担当精神、过硬本领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