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与呼吁,引发了世界范围的热议与共鸣。11月17日下午,为了更好地让学校留学生对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更深入的认识,应南充市社科联、川北历史文化普及基地和南充市文化科学普及协会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毅君在高坪校区的图书信息大楼留学生教室为2016级留学生开展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解读”的专题讲座。南充市社会科学界联会党组书记、主席喻淑蓉,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严宏伟等出席讲座。
陈毅君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引出主题,以歌词“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中蕴含的人类一家人这一价值追求,向留学生展示了人类社会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和公正的共同价值目标。他以“丛林法则在人类是否适用”与“在冲突与矛盾下,零和博弈与合作共赢谁具有更大的适用空间”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引起留学生们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要性的思考。他从为什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因入手,阐述了在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问题时必然要求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重要意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作了阐释,重点介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对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法他提出共商共治、共建共享、合作互鉴、绿色低碳等四个方面的途径,重点介绍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中的担当及所开展的工作。陈毅君以天安门城楼上的“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句标语表达了中国人民始终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的责任担当,愿意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在讲座中,陈毅君老师希望世界各国人民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彼此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最大可能性,这引起了留学生们的强烈共鸣。我校留学生也对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首倡者,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的大国的担当、气度与胸怀表示了高度赞同。他们表示愿意做友好的使者更好地推进中国与自己国家之间的良好关系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