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窗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明之窗 > 正文

文明之窗

以购代捐促“造血” 消费扶贫强产业:学校开展“以购代捐”活动

文:杨正路 图:胡涛 审核:马静 来源:工会 日期:2021-10-29 阅读次数: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助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近期学校以中秋、国庆节为契机继续开展“以购代捐”活动,积极从学校定点帮扶的稻城县香格里拉镇朗日村和原精准扶贫的营山县采购农副产品,也为我校工会会员送去节日慰问。

以购代捐促“造血”,消费扶贫强产业

本次所购农产品礼包为稻城县香格里拉镇朗日村土特产,包括野生松茸、野生牛肝菌和野生青岗菌,以及四川省圣禾油橄榄有限责任公司的“四川扶贫”公益品牌产品“琬贵人”橄榄油,共计购买978份,价值近34万元。  

以购代捐促“造血” 消费扶贫强产业:学校开展“以购代捐”活动

活动前夕,学校有关部门明确分工,精心准备,多次对扶贫村农产品的产量、包装运输、价格等问题进行了走访调研,并由各二级工会推荐的会员代表共17人组成考察团赴营山县实地考察。

营山县千坵村是我校原精准扶贫对象,经过多方长年帮扶,如今的千坵村已焕然一新,不仅盖上新房,铺上新路,当地群众还在村委会的带领下种植了多种农产品。经相关负责人介绍,千坵村下一步将从红色旅游和农业旅游相结合的方向出发,打造自己的产业链,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共同富裕。考察人员都感受到了新农村的巨大变化,亲身体会了脱贫攻坚的成果。  

以购代捐促“造血” 消费扶贫强产业:学校开展“以购代捐”活动 

产业扶贫是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措施。学校将继续积极响应中央决策部署,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支持帮扶村镇的产业发展,“以购代捐”增强帮扶村镇的“造血”功能,在5年过渡期内继续支持脱贫攻坚“四不摘”的帮扶工作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责任编辑:陈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