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团队发表系列原创性论文

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发布日期:2024-09-03 点击:

环境因素是导致人类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探寻环境化学物的致癌机制及探索干预措施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日,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科研团队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杂志发表题为“Cigarette smoke extract induces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and DNA damage via c-MET phosphorylation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王莉,李芊慧和陈金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文章探讨受体络氨酸激酶(c-MET)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导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以及DNA损伤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

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团队发表系列原创性论文

图1 c-MET对香烟烟雾提取物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和DNA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环境毒理学科研团队还在《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杂志发表题为“Protective effect of folic acid on MNNG-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esophageal epithelial cells via the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研究论文。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程遂志,陈金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亚硝酸盐一种典型的环境化学致癌物,是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该研究建立N-亚硝基化合物暴露所致的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细胞系,进一步发现叶酸对N-亚硝基化合物诱导的食管上皮细胞增殖失控有干预作用。

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团队发表系列原创性论文

图2 叶酸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MNNG诱导人食管上皮细胞癌变的保护作用

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科研团队在《Turkish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杂志发表题为“Folic Acid Attenuates N-Methyl-N’-Nitro-N- Nitrosoguanidine- Induced Gastric Mucosal Injury in Rats” 原创性研究论文。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20级彭才婷为该文的第一作者,预防医学专业2019级梁媛,车俐和孙榕静等同学共同完成。该研究从炎症和凋亡两方面探寻叶酸对N-亚硝基化合物诱导胃炎症损伤的化学预防作用及机制。

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团队发表系列原创性论文

图3 叶酸对MNNG诱导的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上述研究公共卫生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公共卫生学院刘振中老师为唯一通讯作者。

川北医学院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8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