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由疾病监测与数智健康治理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政策研讨与培训会”在成都圆满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国家相关决策部署,创新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四川省、重庆市等地的基层卫生健康和药物政策管理部门负责人、医疗机构代表、专家学者等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医改热点话题。会上,多位专家围绕医共体建设和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举行会议讨论发言。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方晓明处长介绍了四川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展,对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介绍。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药政处张莉副处长分享了医共体建设背景下重庆在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方面的探索。重庆实行“一区县一清单”制度,明确慢性病用药目录,提升清单内基本药物占比,聚焦药品供应保障和药学服务难点,推行区域处方审核,提高了基层处方合格率。
德阳市罗江医院集团总院长赵长明介绍了罗江区自2017年起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突破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通过建立资源共享中心、优化管理架构等举措,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药学部郑娇妮主任介绍了璧山区在医共体建设过程中药品联动管理与药学服务改革方面的经验。璧山区作为重庆市基层药品联动管理试点区县之一,重点围绕药品供应衔接和药学服务改革,探索可推广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医共体总药师制度、优化上下级用药衔接清单、创新构建“互联网+中心药房”模式,璧山区在药品联动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四川省卫健委药物食品处处长黎旭主持了学术相关交流活动,重庆市和四川省卫健委相关处室负责人、重庆市璧山区、开州区、忠县、四川省青白江区、泸县、江安县和米易县等地代表纷纷发言,介绍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亮点和工作思考。各地参会嘉宾认为,创新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是医共体建设关键,基层卫生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创新。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是我校以基层卫生为切入点,搭建成渝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交流平台的有益尝试,为成渝地区“共话兄弟情,共谋发展计,共享新成果”提供了新舞台。会议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了成熟经验与思路碰撞,必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从而为川渝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陈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