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北医学院概况
(一)机构组成
我校现有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党群部门8个,人事处、教务处等行政部门14个,图书档案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辅导部门4个,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等直属单位5个,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等教学院系21个,分子生物研究所、药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12个,附属医院党委、机关第一党总支部等二级党组织22个,校办企业1个(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二)机关职能
我校是一所以医学为主体,医、文、管、法、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
(三)人员概况
我校长期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建立了一支业务素质逐步提高、结构逐渐合理、能适应我校人才培养和科研需要、具有良好发展趋势的师资队伍。目前,有教职员工1040余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800余人,外聘教师22人。校内专任老师中,教授114人,副教授280人,高级职称比例约为48%;博士129人,硕士564人,硕博比约87%;硕士生导师418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
(一)2018年收入情况
2018年学校收入总额为49735.9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0313.61 万元,占总收入的60.95%,事业收入17684.43万元,占总收入的35.55%,其他收入1737.89万元,占总收入的3.5%。
(二)2018年支出情况
2018年全校支出43286.1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26072.52万元。日常运行支出10520.47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5637.79万元、债务利息及还本支出1055.34万元。
三、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一)预算管理整体情况
一、全面实施预算项目及项目目标管理
加强预算编制绩效管理。一方面,强化项目绩效目标。对申报的预算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加强审核、合理保障,所有项目必须有明细的资金测算,对无具体内容、无明细支出测算的,或支出测算不够细化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其中,对学校的专项,需求部门制定绩效目标,包括立项依据、项目内容和目标、实施周期、投入总额、本年度预算目标和金额等。另一方面,推进项目支出标准化体系建设。对可量化支出的项目,核定支出标准,推进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对发展性项目实行一年一梳理、一年一论证审批,明确项目提出部门是预算执行主体,负责实现项目绩效目标。
二、加强预算管理,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学校整体预算的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体原则,收入预算编制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支出预算编制坚持统筹兼顾、保人员支出、保运转、保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由学校计划财务处负责,学校各部门及二级核算单位根据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提出本部门预算。计划财务处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结转和结余情况以及各用款单位本年度预算汇总情况,结合本年度学校财务收支增减因素,编制学校本年度预算建议方案。
学校年度预算建议方案由学校财经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提交校长办公会审议;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报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上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核,经上级财政部门批复后执行。
三、强化支出管理,建立预算动态调整机制
在当期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批复预算执行,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部门预算一经批复下达,不得随意调整。在经费使用中一律做到“先审批、后执行、限标准、材料齐”的原则,严格公用经费与项目支出、通用项目和专用项目支出边界的支出范围,未出现随意调整预算、混淆支出的情况。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学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一般不予调整,确需调整预算的,由所需部门提出申请,按照单笔20万元以内由计划财务处审核后执行,单笔20万元以上由财经工作委员会审议后按学校规定报校长办公会或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通过后执。校内部门之间预算指标划转,由转出部门负责人审批后,计划财务处审核办理,在每年年初的财务预算经批复进入正常执行程序后,因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需要增加或减少收支,由计划财务处按上级要求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
四、加强考核,定期开展预算执行进度评估
根据学校年度工作安排,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对预算执行的考评要求,坚持“时间过半、预算执行进度过半”的原则,由学校计划财务处对学校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各部门经费执行情况开展预算执行评估。通过对预算执行进度的考察,分析预算执行较慢的原因,提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建议。
(二)绩效评价标准体系情况
在加强预算编制环节的基础上,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和执行结果评价,将预算管理渗透到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
一、部门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学校绩效评价制定了完整的评价要素,对绩效指标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学校以项目完成数量指标为核心,对本年度项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了考察,基本达到了预期绩效的目标。年初预算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体原则,做到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自评得分9.2分。
2.预算执行
学校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中“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物力管理费”科目年初预算数与决算数偏差程度进行了计算,偏差程度为4.7%。学校对本年度6、9、11月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测评,预算执行进度分别为28.75%、48.03%、65.36 % 。学校整体预算年末执行率为85%(43286.12/50927.42*100%=85%)。同时,根据审计监督、财政检查结果反映,我校上一年度部门预算管理合规,未出现违纪违规问题,该项自评得分13.84分。
二、专项预算管理
1.项目决策专项项目设立时经过事前经过学校的讨论,制定了专项资金使用的相关规定。专项项目(除一次性项目外)制定了中长期规划的,项目规划符合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宏观政策规划,项目年度绩效目标与专项中长期规划基本一致。项目实施结果与项目总体规划计划基本一致,项目实际完成任务量和效果基本达到了规划预算情况,资金分配方向与规划计划支持方向一致,该项自评得分21.12分。
2. 项目实施。项目分配方法选择科学,分类评价分配程序和过程管理规范。我校按相关规定时限,及时分配了专项预算资金,该项自评得分12分。
3.完成结果。专项资金实际拨付到具体项目(人)的进度达到了100%。根据审计监督、财政检查结果,上一年度部门专项预算管理合规,未出现违规违纪情况,该项自评得分8分。
三、绩效结果应用
根据绩效管理结果进行了整改问题、完善政策、改进管理,该项自评得分4分。
四、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一)评价结论
对照2019年度省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我校进行了绩效管理自评,满分100分,不适用于学校自评的指标值为24分,按照适用于学校的指标得分共68.16分,折算的学校整体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得分为89.68分。
(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我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其中既有面上普遍存在的,也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个性问题。
一是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评价对象涉及行业多,项目之间差异性大,目前虽然已经发布共性指标,但真正能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指标,由于设置难度较大,还不能满足目前工作开展的需要。
二是项目执行部门对绩效评价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不熟悉、不重视,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到位,由此造成绩效评价工作还未摆脱财务考评或竣工验收的影响。
(三)改进建议
1.加强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汇总梳理以前年度制定的指标,将符合当前预算绩效管理要求的指标汇编成库,建设更具有操作性的指标体系。
2.加强对下级部门的业务培训和指导。采取集中学习、讲座、专题会议等方式,加大对绩效评价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统一认识,充实业务知识。
川北医学院
2019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