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概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1年,主要承担基础医学课程中三门主干学科—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的实验教学工作,同时也为相关学科的师生提供必备的科研条件。病原中心建筑面积3232 m2,具有普通教学实验室6间,数字化实验室2间,实验教学准备室1间,清洗及消毒灭菌室1间,寄生虫标本陈列室1间,学生科研室1间,国家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1间,除具有常规的教学和科研设备以外,还具有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分析仪、倒置和正置荧光显微镜、凝胶成像仪、电穿孔仪、酶标仪和高速冷冻离心机等教学、科研设备。
师资队伍
中心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4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实验师3人,助理实验师3名,外聘专职工作人员3人;其中,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兼职教师17人(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助教1人),所有工作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8人,硕士生导师6人,有5人分别从美国Harvard Medical School、英国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美国Henry Ford Hospital及Wayne State University、美国The University of Toledo,英国Swansea University学成归来。通过多年建设与发展,病原中心已逐步形成一支学历较高,职称、年龄合理的教师队伍。
教学、科研成果
病原中心组织编写并出版了《病原生物与免疫实验学》第1版(科学出版社,2006.08)、第2版(科学出版社,2009.12)、第3版(科学出版社,2013.02)和第四版《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15.08),参与了“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13.08)、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6.08)和《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07)的编写。近5年来,中心教师曾获“第三届全国基础医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1项;“第三届梦之路杯全国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作品大赛”二等奖1项;“第一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四川省决赛)”一等奖1项,“第一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全国决赛)”三等奖1项,还有6人次在基础医学院以及学校的教学比赛中和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中心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表相关教学改革论文10余篇,中心除注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外,同时还突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近3年来,共有20多个兴趣小组在中心的实验平台从事创新性实验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中心专职教师近年来共申请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教育厅及卫生厅科研项目6项,川北医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