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精神卫生学院组织开展学生学术讲座

文:马文博、付博文 图:曾琳 审核:杨丽 来源:精神卫生学院 发布日期:2024-12-26 点击:

2024年12月25日,川北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教师马文博在精神卫生学院会议室开展了题为“The Role of Prefrontal and 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 in Generating Multiple Step Saccades(前额叶和后顶叶皮层在产生多步眼跳中的作用)”的讲座。近30名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马老师结合眼跳领域前沿进展,从眼跳的神经机制着手,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如脑电图(EEG)和经颅磁刺激(TMS)等新兴技术,探讨了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 PFC)、后顶叶皮层(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 PPC)在多步眼跳中的作用。眼跳(saccades),是一种快速的运动行为,在简单的单步视觉诱导的反射性眼跳任务中,受试者的眼跳行为可以分为单步眼跳和多步眼跳(multiple step saccades)。单步眼跳是典型的生理行为,而多步眼跳可能属于非生理行为。本研究采用了脑电图(EEG)和经颅磁刺激(TMS)技术,同时检测受试者的眼跳,对参与多步眼跳产生的神经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表明,尽管PFC与PPC在生成多步眼跳时均不可或缺,但PFC可能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一发现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眼跳行为的生理机制,还为神经疾病(如帕金森病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异常眼跳行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马老师用词准确、逻辑严谨,学生们普遍反映在听完马老师的讲座后,收获很大,对眼跳研究有了更多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本次讲座不仅增长和激发了学生对眼跳领域的进一步了解的热情,还为探索人类大脑在复杂行为生成中的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川北医学院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8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