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健康乡村建设背景下,特设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项目,旨在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基层,与村委会、老年人、志愿者深入交流,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如普及常见疾病预防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内容,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2025年将围绕“农村养老服务”和“健康科普”两个主题遴选资助“三下乡”队伍,为乡村振兴和卫生健康事业贡献青年力量。
二、实践信息
(一)实践时间:2025年7-8月
(二)社会调查内容:主动健康与农民养老问题研究
(三)科普开展内容:与健康相关的科普活动
(四)组织单位: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健康文化普及基地、健康南充研究中心、川北健康人文研究中心、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疾病监测与数智健康治理重点实验室
(五)承办单位:健康文化普及基地学生工作室、人口与健康研究团队
(六)课题支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学术研究专项“基层社区流动老年人健康福利提升研究”(项目编号:SC24T009);四川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基层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TDYB202416)
(七)参与对象:川北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10-15支队伍(约250余名)。
三、实践内容
(一)科研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入户老年人家庭,围绕家庭养老、老年健康等内容,与老年人及其亲属深入交流,加深大学生对我国农村老龄化国情现状的了解,增强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二)科普方面:开展与健康相关的科普活动,如爱心义诊、健康讲座、健康科普展览、健康主题宣传、健康知识培训等。
(三)“三下乡”队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参与此两项内容或任选其一(报名时须向工作人员明确)。
四、报名方式和要求
即日起至6月22日在QQ群(939910886)向工作人员提交策划书,主办方将根据策划书质量、调查地点、活动策划、前期准备情况综合评定资助队伍。
工作人员:
万雅怡同学:18328231782(负责报名咨询、审核报销)
杨佳城同学:13350026039(负责咨询、推文信息审核)
王东莉同学:13290756636(负责调查数据质控)
五、实践要求
提交材料按照“队伍名称+健康科普活动/调查资料”进行命名,9月7日前以团队为单位按要求报送指定位置。
(一)调查研究板块(资助金额为500元/700元/800元三档)
本部分电子资料统一打包发送至scjcws@163.com。
1.每个团队自主联系入户家庭,完成问卷调查(至少完成150户有效问卷)和访谈工作(至少深度访谈5名60周岁及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完成电子问卷录入,将访谈音频及文字校对稿(原则不低于1500字,以质量为主)。
2.每个团队精选10张问卷调查照片及1张调查员在村委会的集体合照。
3.提交一份调查总结报告,重点阐述发现的亮点举措和存在问题。
(二)科普活动板块(资助金额为500元/700元/800元三档)
1.基础工作:每支队伍必须按组织单位要求提交规范的综合新闻稿1篇,高质量活动照片10张、集体合照3张,并向健康文化普及基地公众号投稿不少于3篇;活动结束后需要提交一份汇编书(纸质档及电子档)。
2.鼓励各三下乡队伍按组织单位要求向各级正规官方媒体报送活动新闻。
3.具体事宜请进群向工作人员咨询。
六、资源保障
(一)调研工具:提供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支持。
(二)科普资料:提供健康科普手册、健康宣传折页。
(三)实践证明:实践团队保质保量完成相应任务后,将获得由主办单位出具的“社会实践证明”。中途退出或质量不合格的,不予发放该证明。
(四)荣誉证书:表现优异的队伍和个人,按照30%比例评选“优秀队长”、“优秀调查员”、“优秀志愿者”。
(五)信息宣传: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新闻报道,经过审核可在“健康文化普及基地”“四川基层卫生研究”“人口与健康研究团队”公众号发布。
(六)经费支持:凭票实报实销(须符合学校财务报销规定)。开票信息(单位名称:川北医学院;纳税人识别号:12510000452189457M)。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