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等学校科技处:
根据国家、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及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 2013 年工作要点,现将《2013 年高校科技工作要点》印发你们,便于推进工作。今年将不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我们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针对性较强的专题性会议。
附件:2013 年高校科技工作要点
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处
2013年3月6日
附件:
2013 年高校科技工作要点
一、全面规范科研管理,重点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组织全省高校,分别制定出台相应的本校实施意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推进高校科技工作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配合教育部监察局今年开展的全国高校科技大检查工作,重点加强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行为的三个监管,重点推动全省高校修改出台文件、修定完善办法、健全制度体系。力争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校全面完成本校三个加强规范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项目申报程序(必须经过专家评审,公示,正式行文报送)。继续深入加强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培育科研诚信文化。
二、加快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推进高校科技评价体制改革。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深入推进科研 评价方面的改革试点。今年联合厅人事处、高教处、学位办等部门启动一批“科研评价改革试点高校”,按照“立足长远、服务产业、解决问题、明确导向、形成体系、成熟先试、积极稳妥、平稳过渡”的原则,引导和推动高校逐步建立以贡献率和解决重大需求问题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体系。
三、全面加强和突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各类高校高水平、新机制,优势、特色科研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家及省《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等各项战略部署,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围绕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大装备及高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油气化工、钒钛稀土金属材料、汽车制造、能源电力等我省7大 优势产业,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调整完善 在建“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定位,新建一批与行业、产业、 企业发展紧密结合“高校重点实验室”和“校企联合应用技术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创新团队。
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协同创新,重点启动“四川省2011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总体要求,重点推荐一批“2011 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国家“2011 计划”。按照“国家和区域急需,特色和优势突出”原则,启动实施“四川省2011计划”,重点启动建设一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项目”。推动高校全面加强协同创新,分层分类推动高校培育组建“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五、深入实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推动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瞄准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加强成果转化培育计划、育种专项计划立项,探索转化平台、转化团队等有效组织方式的建设。与经信委等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开展与企业、行业共建一批新机制的创新转化联盟、产业技术联合实验室、创新转化平台等。继续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表彰奖励。2013 年通过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力争实现直接经济效益突破 55 亿元,拉动产业投入 200 亿以上,实现产值700亿左右,占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实现产值的29%。
六、全面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打造一批“区域 智库”。全面贯彻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深入实施“走出去”计划,与省外办联合建设12个左右“国际区域和国别研究”重点基地。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行业发展重大需求, 与省社科联联合建设一批“以问题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区域智库为目标”的新机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加强现有省高校哲学社科重点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开展第十届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审工作。
七、推动高校积极承担国家、省级、社会及企业科技项目,加快建立科技经费稳步增长的保障机制。教育厅科研经费由支持“项目”逐步转变到重点支持“平台及团队”;继续加大成果转化经费占比,重点开展重大创新及转化成果的后期资助;加强基础性等其他项目立项,经费由学校配套落实。推进高校多渠道争取各级科技任务,特别是国家、省和地方的重大科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