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部动态 >> 正文

临床医学系践行科研育人,全力助推人才培养

发布日期:2020-06-01     文:王佳丽 吴锦 审核:刘贤君 来源: 临床医学系     点击:

近日,临床医学系胸“星”外科学术团队成员姜凯元在田东博士的指导下,以共同第一作者于SCI期刊“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题为“ClinicalNomogram forLymphNodeMetastasis inPathological T1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A MulticenterRetrospectiveStudy”的科研论文,其影响因子高达3.689。

该论文通过多中心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9年6月行食管切除术的243例T1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在常规肿瘤病理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首次纳入中心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和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比值等血液学指标,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通过列线图模型,可较为准确预测个体患者淋巴结转移概率,为选择食管鳞癌的最佳治疗方案和淋巴结切除策略,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

新冠肺炎期间,该学术团队成员在获得陈静瑜教授团队的允许下,翻译制作了陈教授团队于《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在线发表的《肺移植治疗COVID-19肺纤维化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文译本,该研究充分结合了中国COVID-19抗疫经验和肺移植经验,为肺移植的运用和COVID-19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完整的中文译本为国内学术界及医务人员提供了前沿的信息资料,为抗击COVID-19尽献了绵薄之力。

截至目前,胸“星”外科学术团队成员以第一或共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篇,中文核心论文8篇;承担国家级大学生科研课题7项,省级3项;已获得国家专利5项;受邀参加国内、国际胸心外科学术年会口头发言9次(篇),壁报展出16次(篇)。自2017年起一直担任AME出版社组织的AATS、ESTS年会肺移植领域学术通讯员,并主(参)编(译/审校)胸外科专著6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活水,就是临床医学系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体系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大力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充分践行科研育人,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科研育人全过程,把科研育人摆到突出位置,和“双创”育人深度结合,全面协调和挖掘校内外各方面资源,推动科研育人工作更上新台阶,形成“思政育人+科研育人+双创育人”的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全力推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上一条:临床医学系成功举办“与榜样同行”学习经验交流会

下一条:临床医学系《惟医》通讯社成功举办“心语柔情”杯情书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