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部动态 >> 正文

执《惟医》仁爱之志,启青春志愿之航

发布日期:2015-09-09     点击:
执《惟医》仁爱之志,启青春志愿之航
                文:辛颖  谭强 杨发才   图:向培正 刘雪薇   审核:何昆蓉 稿件来源:临床医学系党总支
 
    壮志在怀青春筑梦,希望承载竭诚汇爱。为贯彻学习“勤学、修德、明辨、笃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弘扬志愿精神,由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惟医》通讯社的17名志愿者所组成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奔赴凉山开展为期一周的“携手共青春,同筑凉山情”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本次实践活动范围广,受益人数多,获得了当地领导和民众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队员们团结互助,脚踏实地,以满腔的真诚奉献社会,用饱满的热情服务百姓,展现了川北医学子的精神风貌,传递着《惟医》人的仁爱志向。
 
书生意气展医者仁心 心怀奉献为百姓服务
    用行动践行奉献的真谛,用青春谱写奉献的乐章。7月16日上午9点,三下乡全体队员在四川省西昌市川兴镇川兴堡社区居委会门前进行的一场义诊拉开了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序幕。
    活动现场,队员们为居民免费进行血压、身高体重的测量以及视力的检测,并由专业医师提供相应的健康医疗咨询服务。在义诊的同时,部分队员在现场分发印有疾病防控、健康教育、食品安全、禁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内容的宣传资料,为乡亲们普及常见的医疗相关知识,以此提高居民们的疾病预防意识。
义诊持续三个小时,烈日炎炎下,队员们依然情绪高昂,乡亲们灿烂的笑脸和真挚的感谢是队员们为居民热心服务最大的动力。
 
                                                                                 (图)为凉山人民义诊
 
 
    7月18日,在盐源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共青团盐源县委、盐源县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第二场义诊在凉山州盐源县成功开展。
    踏着晨曦,清风作伴,队员们早早地赶往了活动地点。从学校搬来桌椅,摆放血压计及传染病防控宣传手册,张贴印有科教宣讲知识的海报。队员们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场地还未完全布置好,已经有路过的群众驻足阅读科教宣传资料、询问活动的具体内容。为更好地回应群众的期盼,服务团决定将原定为九点的义诊提前到八点。
   “爷爷,你这个血压有点高,回去一定要注意饮食,饭菜吃的清淡点,多吃五谷杂粮这些的,还有木耳、芹菜这些的,还要多锻炼身体。”为居民测量血压时,队员们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并针对每个人的情况给予相关的治疗建议和预防措施。居民们纷纷称赞志愿者有爱心,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医生。活动中一位阿姨送来的水果,令在场的队员们感动不已。                                                                                                                                                                                                 
   活动持续四个小时,近300名群众进行了体检和健康咨询,发放疾病防控宣传册1000余份。盐源县团委书记表示,义诊这样的活动在县城很受老百姓欢迎,希望有更多大学生可以参与其中,把公益活动举办得更大更有意义。
没有妙手回春,却能一丝不苟。没有义薄云天,却明责任之重。两场义诊旨在利用医学生的专业优势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于实践中成长成才。义诊不仅为当地居民带去了健康医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疾病预防观念,同时也为青年大学生回馈社会、锻炼自我提供了良好平台。
 
 
                                              
传承彝族传统文化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7月17日清晨,队员们走进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参观馆内文物,了解彝族文化,缅怀革命先烈。                                 
    从泸山脚下一路蜿蜒而上,队员们首先来到了抗战阵亡战士纪念碑前。在仔细阅读完碑文碑铭后,全体队员在纪念碑前脱帽鞠躬,向抗战中阵亡的战士庄严致敬。
   
 
                                                                            (图)缅怀先烈
    进入红、黑两种传统彝族绘画色彩所勾勒出的博物馆后,全体队员相继参观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历史沿革”、“文学·艺术”、“毕摩文化”、“漆器”、“天文历法”、“生产技术”等8个陈列序厅。“我一下就想到大三学的中医了,有好多相似的地方!”一位志愿者参观完馆藏的彝族医药文物后如是说。博物馆再现了2000多年来凉山彝族奴隶制度社会的产生、衰亡及最后步入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的原貌,向人们展示了彝族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勇敢。此外,博物馆内还记载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种种艰险以及红军和彝族人民“彝海结盟”的深厚情谊。
                                                                            (图)参观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历史的云烟,文化的宫殿,让队员们驻足流连。参观结束后,队员们表示通过了解彝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共建和谐民族关系。
 
 
驻爱舍垮 扶苗成长
    倾浓浓爱心,心系大山学子。7月19日,《惟医》三下乡服务团在舍垮村开展了以“孩童梦·中国梦”为主题的支教活动。    
    早上,队员们将村里的孩子接到布置好的临时教室,和他们进行互动和交流。队员们引导孩子们一起画画,孩子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他们的笔下是希望的色彩,是梦想的期待。期间,队员们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由南充市各个小学的学生送给舍垮村小朋友们的绘画,队员们意在以此播撒雨露阳光,传递爱心祝福,让摩梭族的孩子感受到来自大山以外的关怀和幸福。看到孩子们收到画后洋溢出的灿烂笑容,队员们的心里也充满了感动。
   
   
(图)为摩梭族小孩支教
    绘画活动结束后,队员以生动形象、幽默诙谐的方式向孩子们讲授《弟子规》中关于孝道的知识,启发孩子们学传统,知感恩,行孝道。本次教学寓教于乐,教学模式新颖,课堂上,孩子们聚精会神,踊跃发言,沉浸在欢乐的氛围,畅游在知识的海洋。
    “老师,你们的课真有趣!你们以后还会给我们上《弟子规》吗?”活动结束后,一位小孩子关切的问道。摩梭族的孩子们也有梦想,他们对知识充满着渴望,对广阔的世界怀着向往,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也有着走出大山的期望。
    短暂的相处,却温柔了岁月,温暖了彼此。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纯真善良让队员们印象深刻,队员们也希望本次活动带给孩子们关爱的同时,也能够在他们内心洒下梦想的种子,为中国梦的放飞插上翅膀。
 
 
    
歌声回荡青春洋溢 火舞飞扬情暖心房
    青春任我行,仲夏凉山情。服务团于7月20日在舍垮村举办以“携手共青春,同筑凉山情”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暨篝火晚会。
    彩旗飘飞,晚霞生辉。晚上七点,父老乡亲们齐聚在活动场地,晚会在充满着大学生活力气息的开场舞《Volume up》中拉开帷幕。幽默轻松的小品《白雪公主》引来笑声阵阵,激情满怀的诗朗诵《青春在奉献中璀璨》让在场的人心潮澎湃,深情真挚的吉他弹唱《故乡》博得雷动掌声,和小朋友们倾情演绎的童谣《虫儿飞》让大家陶醉在温馨的氛围,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彝族歌曲《妈妈》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此次汇演节目类型丰富多样,由队员们精心准备的舞蹈、歌曲、乐器、小品、诗朗诵等十余个节目让在场观众赏心悦目,沉浸在爱的滋养中。
   
(图)文艺汇演中摩梭族小孩演唱摩梭歌曲
    夜幕悄然而至,文艺汇演在嘹亮高亢的合唱《明天会更好》中结束后,篝火晚会正式开始。围着欢快跳动的篝火,伴着摩梭族舞曲清扬的旋律,队员们和父老乡亲围成圈跳起了摩梭族舞蹈。歌声,笑声,舞步声,声声入耳。火焰照亮了沉寂的夜空,也闪亮了每位队员的青春;手牵着手,十指相扣,温暖了每个人的心房。
    历时三个多小时的活动在队员们和父老乡亲的依依深情中圆满结束,活动展示着队员们的青春风貌,也见证了摩梭族人民的滚滚热情。不仅促进了队员们对摩梭一族的了解,更让彼此感情加深,情谊升温。
   
 
(图)《惟医》通讯社全体志愿者合影
   一个队员,犹如一面旗帜。十七面奉献的旗帜,用风华正茂的青春,用短暂的七天,在凉山大地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交流会上,队员们纷纷表示“三下乡过程中收获的成长和感动,将会是一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三下乡虽然结束了,但志愿文化的传承与引领将与医学生的责任与理想永远相伴,并将为青春梦、医生梦提供不竭精神源泉。

上一条:临床医学系召开学生党建工作推进会

下一条:临床医学系开展“严以律己”专题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