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部动态 >> 正文

临床医学系学生党员在服务群众中成长

发布日期:2013-09-10     点击:

文:陈卫星 图:李涛 安甲丽 审核:何昆蓉 来源:临床医学系党总支

今年暑期,临床医学系党总支按照学院党委统一部署将大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舞台,要求所属党员深入基层,接地气受教育,访民情增见识,增底气做奉献。系党总支于7月12日—8月30日先后组织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近400名大学生党员深入省内17个县市、乡镇广泛开展灾后重建、医疗卫生、心理救助、公益助学、法律援助、环境保护、社会调研等服务活动,学习基层群众中蕴涵的智慧和经验,了解基层群众的迫切意愿及深情需求,增进医学生党员与群众的深厚情谊,在真切的实践中感知国情世情,坚定学生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想信念。

                        勇担当 抗洪救灾党员先行

基层是学子们汲取营养、开阔视野,锤炼优良作风的最佳课堂。该系健康普及、应急救护、爱心支教三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雅安宝兴县、德阳西外乡,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德阳突发洪灾时,党员志愿服务队主动参与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帮助群众安置、昼夜发放救援物资、普及健康知识,安抚灾民情绪,与当地基层党员一道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对党与人民群众时刻保持血肉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奔赴宝兴县的心理咨询党员志愿服务队以“携手共筑美好家园”为主题,先后在该县五个乡镇开展了五场义诊活动,走访慰问230户重灾家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逐户进行心理抚慰与心理健康调研,开办3期急救知识培训班,开展2次灾害逃生演练,对600余名受灾群众提供健康保健服务,惠及群众达1800人次。返校后,宝兴县团委、消防大队在感谢信中写到:“党员志愿者们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辱‘医者仁心’的品质......开展的一些列活动都以惠民为宗旨......”

                    访民情 凝聚社会正能量

基层是学生党员了解国情、民情、医情,砥砺优秀品质的重要平台。该系政策法规宣传、医疗卫生、平安家园、心理咨询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达州、资阳、泸州等地,从“校门”走进“院门”、“农门”,了解乡镇基层卫生事业的现状,感受基层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公共服务的渴求,走访乡村医生感受最朴实大爱情怀,调研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科医学制度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泸州太伏镇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走村串户对群众进行义务健康检查,宣讲医改成果与政策,开展风湿病筛查、预防糖尿病宣讲、育龄妇女产检认知调查及高血压与生活习惯关系调研,为提高基层群众健康保健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献计出力。在达州罗江镇由27名农村订单定向生组成的“感党恩 凝心力”党员服务队,身临当年红军战斗旧址,重走红色征程,寻访当年红军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切实理解到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接地气 实干铸就青春梦

基层实践是党员学以致用,磨砺意志,知行合一,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在德阳广汉、泸州合江县、资阳雁江区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们以义务支教、家庭走访等形式将社会爱心及温暖传递到偏远地区留守儿童的心中。在当地文化站,志愿者们精心安排学习课程,耐心辅导孩子们的学业,悉心培训孩子们应急救护技能,拓展他们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潜能,与76位留守儿童一起度过了一个充实而难忘的暑期。在市顺庆、嘉陵区该系防震减灾急救知识党员服务队进社区,进楼宇,进学校,传授创伤救护基本技能,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及伤员的搬运和护送,徒手心肺复苏技能,紧急突发情况如何正确逃生等,增强了普通群众安全意识和救护技能,提升了普通市民救援技能和理念,收益群众达2100人次,受到《南充日报》《南充晚报》的报道。学生党员志愿者普遍反映在服务中既巩固了专业思想与专业技能,更坚定了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环境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的信念。

参加暑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学子们表示,暑期服务群众活动虽然短暂,但向人民群众汲取的智慧力量将成为激励自身成长成才的源头活水,他们将紧紧围绕“加强学习,强化实践,发挥作用,助力发展”的要求,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同实践成才相结合,同建设良好校风学风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发挥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良学风校风建设。

上一条:临床医学系党总支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

下一条:临床医学系党总支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