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教育部关工委在教育部党组的重视领导下,在部有关司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教育系统关工委和老同志的积极配合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8号、16号文件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这条主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关心下一代活动,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一、认真总结,做好部署,开好部关工委全委会
部关工委秘书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回顾了2007年的工作,围绕教育部2008年的重点工作,结合关工委的实际情况,拟定了部关工委2008年工作要点。2007年12月底,部关工委全委会在京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部关工委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要点;请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介绍了相关业务工作情况;对6名轮值委员进行了换届。会后,将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要点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较好地发挥了指导作用。
各省(区、市)教育关工委根据教育部关工委2008年工作要点,并结合各地实际,制定了各地工作要点,召开了本地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会议,进行工作部署。
二、深入调研,召开会议,部属高校关工委工作进一步加强
召开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工委工作会议是部关工委2008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在2007年调研的基础上,又先后到广州、沈阳、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地,对部属高校关工委组织建设等工作情况,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两年来,先后深入10多个省市、22所直属高校,召开了30余次有80多所大学参加的座谈会。通过调研,摸清了部属高校关工委的工作情况,也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关工委工作的健康发展。
各地各高校更加重视关工委工作,加强了领导,及时调整了领导班子,健全了组织,72所直属高校已有71所建立关工委组织,其中47所组织比较健全;有44所高校全部或部分建有二级组织,其中19所学校二级组织健全;已形成一支近2.5万人(占直属高校离退休总人数的13.9%)的离退休老同志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其中核心骨干队伍达到8000余人。各地各高校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创新工作,在扶持、引导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学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理论家,努力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院系二级关工委组织作用,运用网络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校区与社区联动协同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11月下旬,部关工委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了首次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工委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直属高校关工委工作的经验,分析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关工委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部属高校关工委的工作,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直属高校关工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直属高校分管关工委工作的校领导、关工委负责同志和各省(区、市)教育关工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共18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长田淑兰代表部党组讲了话,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朱新均作了工作报告,10所高校以及吉林省高校关工委在会上介绍了工作经验,会议还印发了51所高校书面交流材料。由于上下高度重视,准备充分,安排得当,服务周到,会议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会后以教育部办公厅的文件及时印发了有关领导同志的讲话。各地、各高校以不同形式及时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重庆、福建、广东等省召开了全省高校关工委工作会议予以贯彻。
三、积极指导片区协作会议,长效机制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2008年,东北、西北、华北、中南、华东、西南六个片区协作会议的主题都是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立健全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部关工委非常重视片会,始终把协调组织参加片会,作为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部关工委在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协调安排1至2人参加各片会。通过片区协作会,既使部关工委了解掌握了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又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理清了工作思路,以典型经验带动各地工作共同提高、相互促进。为更好地运用片会的成果,秘书处在《简讯》上刊载了各片会的纪要和简报。很多地方也借鉴部关工委的做法,在本省建立了片会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工作的开展。
2008年,各地在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市、县(市、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考核内容和要求》、《江苏省高等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考核内容和要求》,要求全省各市、县教育局和各高校将关工委工作考评结果作为学校年度工作总结的内容之一。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的意见》,辽宁省委高校工委与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建设的意见》,河南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中专学校关工委工作的意见》,江西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高校关工委工作的意见》。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直属高校,根据学校特点和关工委实际,制订和完善了关工委工作条例或规则。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加快了关工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进程。
四、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五老”队伍的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加强
今年以来,各地关工委通过座谈会、学习班、培训班等形式,分期、分批地组织了关工委领导和广大老同志进一步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5月中旬,教育部关工委培训中心在京举办了一期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修班,全国高校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现职领导和辅导员共260多人参加了学习。10月底,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在济南市举办了为期两天、有近300人参加的第三届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德育工作论坛。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举办了骨干培训班,区县教育部门、高校和高职中专院校关工委负责人近百人参加了培训。吉林省高校关工委举办了全省高校关工委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交流会,21所高校关工委提交了29篇论文。江苏省教育关工委连续八年举办高校关工委和普教系统关工委骨干培训班,今年共培训520人。
各地关工委根据中央和各地党委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部关工委多次召开主任办公会议进行学习,研究讨论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一致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点就是要放在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充分发挥教育系统老干部、老教师的优势,主动作为,努力做好党政所急、青少年所需和关工委所能的工作,积极探索一条老少共学、老少共建、老少共进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路子。部关工委于11月初向教育部8个相关业务司局、各省(区、市)教育关工委和直属高校关工委发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征求意见的函,共收到意见和建议20多条。
五、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围绕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奥运会残奥会的举办、“神七”的成功飞行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继续举办爱国主义主题读书教育活动。读书活动是关工委工作的一个知名品牌。2008年,部关工委成功主办了“五好小公民”以“激情奥运、阳光校园”为主题内容的读书教育征文活动,全国有20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部关工委还参与了全国妇联、中关工委等部门主办的“爱国主义”和“中华魂”等三个不同内容的主题读书教育活动。
各地读书活动在实践中又有了新的发展。吉林省高校关工委注意总结推广引导大学生自学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已在27所高校建立了4345个自学小组,参加的学生达到14.4万多人,占了学生总数的39.44%。吉林高校关工委的经验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聘请了55位退休教师作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员,为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贡献力量。广东省教育厅关工委向社会团体和热心人士筹集资金,购买优秀图书读物赠送学校,积极开展“朝阳读书”活动,参加读书活动的学校遍及全省各个县区。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动员200多家企业向1000多所中小学图书馆捐赠60多万册图书,其中在武夷山市和莆田市秀屿区建立了福建省读书援助示范市(区),募集了52万册援助图书。读书活动的开展,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自觉组织动员老同志,在抗击“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发挥老同志的特殊优势和作用。有的深入灾区,深入受灾青少年,积极开展心理治疗和各种救助;有的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送医送药,义演慰问;有的大力宣传抗震救灾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教育部关工委所有人员积极向灾区捐款的同时,还以教育部关工委的名义向灾区捐赠了5万元人民币。四川省47所高校地震后一个月内组织13380多名老同志捐款125万多元,交特殊党费119万多元。四川、河南两省教育厅关工委联合开展给地震灾区小朋友写慰问信献爱心活动,由四川省教育厅关工委直接送往灾区的慰问信达3万多封。中国农业大学关工委组织100名震区小学生走进农大体育馆观看残奥会比赛。
加强改革开放30年的宣传教育。为搞好改革开放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部关工委向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发出了通知,提出了要求。一年来,各地和各学校结合青少年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用改革开放30年来的生动事实、伟大成就、成功经验,对青少年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宣传教育,普遍取得实效。四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教育系统关工委配合主渠道,充分利用“五老”资源组织宣讲团,通过作专题报告、召开座谈会、举办图片展等用亲身经历向青少年宣传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
继续开展济困助学活动。部关工委分别向宁夏、云南等地教育厅关工委各捐赠了两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扶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六、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带动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
为充分利用先进典型推动工作,在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掀起宣传和学习先进的热潮,部关工委在中国教育报上刊发了综述文章,对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宣传报道,并连续报道了教育部关工委2007年表彰的部分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模范事迹和成功经验。同时,部关工委还与《中国德育》杂志社合作,开辟专栏宣传报道了一部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经验和事迹。上海市注重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连续五年共投入100万元资金表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并编发《情系教育 爱心奉献》(2006-2007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荣誉奖事迹汇编)。重庆、河北、河南等省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
教育部关工委为加大宣传力度,更好地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指导各地各高校工作,2008年11月20日正式开通了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网页。同时,继续编好教育部关工委《简报》、《简讯》、《理论中心简报》、《社区与教育》、《家教简讯》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浙江、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广东、海南、安徽、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教育关工委都结合各地工作编发了工作简报。
七、加强调查研究,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为加强部关工委理论中心的建设,并充分发挥作用,教育部关工委变更了理论中心依托单位,将理论中心设在北京交通大学关工委,研究力量、办公条件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2008年上半年,部关工委出版了《关工委工作概论》、《关心下一代工作手册》(修订版)。
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召开对关心下一代优秀调研成果表彰会,对36篇获奖的优秀专题调研成果进行了表彰。天津在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建设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主题研讨。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组织开展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调研。福建省还召开了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理论研讨会,就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研讨。福建教育系统关工委还会同省关工委启动了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调研工作,用两年的时间调研具备住宿条件、以体验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基地。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关工委在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开展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调查研究活动,在基层推荐的32篇调研报告中评选出13篇优秀调研报告汇编了《宁波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调查研究报告选集》。
八、加强自身建设,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根据工作需要,教育部党组对关工委主任和秘书长进行了调整。一些省(市)教育部门和高校对关工委有关负责同志也及时作了调整充实。经过调整,教育系统关工委各级领导班子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部关工委经过调研起草了《关于加强教育部关工委建设的若干意见》,已报部党组研究讨论。
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在全市各区县的街道、乡镇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创建“五好关工委”组织活动,要求做到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制度建设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积极探索创新好,今年已评出首批10个市级教育系统“五好关工委”组织,有效地推进了各级关工委的组织建设。内蒙古教育厅关工委在高校开展“手拉手”共建活动,发挥了“示范关工委”引领带动作用,创造了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推动工作的新路径。山西教育厅关工委于12月召开了全省各市教育局和各高校关工委秘书长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加强秘书处建设。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对关工委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发展不平衡,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的任务还很重等等。因工作安排原因,列入2008年重点工作之一的秘书长会议没有召开。对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认真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