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系庆

当前位置: 首页 > 20周年系庆 > 正文

追赶时间,守护生命

文:陈莎 审核:刘贤君 来源:临床医学院学生工作党总支 发布日期:2022-05-13 点击:

三月的风留在三月底。四月,千里清秋,月在衣裳风在袖。算四时,佳处是慕夏。天之明静,风之微凉,叶之绚烂,夏之静美。不难知道2002年教育部才正式批准我院设立麻醉学系,即使是在跨世纪的年代,但建系以来麻醉学系各方面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从200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开始,到2020年附属医院麻醉科被评为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这中间的旅途遥远艰辛,没有一蹴而就,只有一步一脚的推磨。很幸运我们处在这样的一个恰好的时间节点上,我系走过了20年的光辉岁月。

提到麻醉,那当然接踵而至便是麻醉医师。相对于各位掌握并且未来将以此专业就业的学子来说,她是简明扼要的,但社会大众始终缺乏对麻醉医师的一个清晰认识。

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他们对手术的了解来源于各类影视作品。银幕上常常有这样经典的一幕:手术台边的医生拿着手术刀专心操作,护士在一旁积极配合,伴随着各种复杂仪器设备的声响,几个小时后患者被推出了手术室。但其实,一台手术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在手术室里被忽视的角色——麻醉医师。也许有人会疑问了:麻醉医师不就是荧幕开头让患者“一针睡下去”的人吗?错,大错特错!其实麻醉医师在一台手术上所要做的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术前访视、知情同意签字、心理支持与鼓励和药物器材的准备,一切努力都为了这次手术。建立监护、打吊瓶、安全核查、为病人缓解压力……

一名麻醉医生,每天在无影灯下守护病人,从早忙到晚,规定的下班时间从来都只是摆设;习惯于监护仪心脏搏动独一无二的音调,它具有无掺杂的真实,从这份声音的细微变化中能够辨别心率及节律的变化,也能听到氧饱和度的升降。

术前访视的时候,病人会反复叮嘱:大夫,请多给我一些麻药,别让我疼痛;大夫,全身麻醉是怎么麻呀会不会很恐怖?大夫,我上次手术快结束的时候我就醒了,可是我浑身动不了,诸如此类的问题……每一位麻醉医师都会不厌其烦的重复回答。

麻醉开始,在谈话之间患者渐渐入眠,这一刻他是一个空白的U盘。生命重新开始的一段新的旅程,相信醒来后他将拥有全新的自己!

手术中,偶尔可能会出现生命参数的波动: 应激、电解质失衡、失血以及不可预知的因素都会是应激原,麻醉医生就是生命的守护神,将所有威胁生命的一个个因素威胁拒之门外,这角色犹如钟馗,对各种恶魔轮番的进攻高接低挡,监危不惧、面不改色,然后各个击破!

当手术接近尾声,麻醉医生也开始“麻醉刹车”,病人逐渐出现自主呼吸,虽然很微弱,那也是可喜的一步,表明肌肉松弛剂在消退。接着自主反射出现,睁开双眼……,直到外科医生缝完最后一针,麻醉医生则是第一个将病人唤醒的人。

世上没有麻不倒的患者,只有叫不醒的病人,而麻醉医生是既能将他平稳麻倒也能将他彻底唤醒的那个人,无关刮风下雨、无关春夏秋冬,他们的全部思维集中在生命的平稳运行。

麻醉后的病人,静静躺在手术床上,被层层无菌单覆盖,仅暴露被无影灯照射消毒过的皮肤;监护仪上生命的各项参数一览无余。大家通力协作,外科医生、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各司其职,默默从事平常而伟大的工作。我们见过卫星发射,只看到点火的一瞬间,随着巨大的烈焰,一飞冲天,而真实背后则是一个团队的不懈努力。在漫长的生命行程里每个人是一部运行的汽车,多年之后,零部件总会出毛病,通过检修让它重新恢复到最生状态。而麻醉医生则是打造健康大厦的员工之一!

病人,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手术室里,他们绝对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病情差异之别。眼前,他就静静地躺在你的期盼里,不必计较他的对错,也不必考究他的经历。或许他是正被通缉的某桩命案的嫌疑犯,或许他是一位失足的爱滋病患者,或许他历经千辛万苦而将要面对另一个沧桑的人……,在麻醉医生的面前,他就是一个患者,一部等待格式化的电脑,一个即将让记忆瞬间一笔勾销的人,是需要镇静、镇痛、肌肉松弛的那个人。

曾见过虔诚的转山信徒,一步一叩首!见过郎木寺大堂里背经诵佛的喇嘛,在俱寂的庙宇下,他若无旁人神情凝固如雕塑的专注,陶醉于时空被冻结的空灵之中。而对于麻醉医师来说在手术室里,他与神在亲切交谈,在这里,他可以将世俗的各种牵袢置于脑后。

有人喜欢喧嚣中的热闹,有人享受肃静中的独欢,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麻醉医生注定与生命相守!喜欢上在这份属于自己宁静的庙宇下修行至老!

谨以此记献给现在以及未来从事麻醉行业的所有人。


川北医学院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8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