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校领导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绩效分配制度改革调研

文:江海粼 图:霍涛 审核:张玲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霍涛 日期:2022-05-26 00:00 阅读次数:

江海粼 霍涛
审核 张玲

5月25日上午,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邓世山,人事处处长夏都颖、副处长申丽娟,科技处副处长刘云,教务处副处长金波一行在顺庆校区科技楼五楼会议室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了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的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玲、各教研室负责人以及全体无课教师参加了此次调研座谈会。人事处副处长申丽娟主持会议。

校领导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绩效分配制度改革调研

首先,夏都颖介绍了学校本次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绩效工资组成等情况,并指出:“深化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是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接着,刘云介绍了学校科研评价与量化标准(讨论稿),重点分析了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的量化标准,同时指出“量化标准中个别地方还不尽合理,希望在座老师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争取把标准弄得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然后,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教学部门的实际,金波从教学工作量计算原则、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学工作量管理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教学工作量计算与管理(讨论稿),并强调“教学考核评估工作坚持质与量兼顾的导向,考核工作量,但不唯工作量,重视教学质量和效果。”

最后,邓世山强调了学校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的大小两个背景,指出:”深化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是学校‘对标竞进,争创一流’、落实‘十四五规划’,围绕学校更名大学和创建博士单位授权点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指出“充分发挥绩效工资激励导向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教职工的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激发工作动力,助推学校内涵式建设。”“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结合教学科研的实践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既可以面对面交流,也可以部门汇总整理成意见清单。”

会议的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就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教学、科研量化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与在座领导进行了坦诚交流和沟通。在科研方面,张玲以人大复印资料在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的管理方案为例,指出社科类科研成果量化管理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化。在教学管理方面,张玲指出:“作为教学部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质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在行动,在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希望学校也考虑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管理中的实际情况,争取通过绩效改革调动更多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责任编辑:陈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