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我校“青马工程”实施,切实发挥实践育人功能,近期,校团委采用课堂授课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校青马班学员赴绵阳市梓潼县“两弹城”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本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分为党史学习专项、理论宣讲专项、健康中国专项、乡村振兴专项4个专题社会实践,涉及支教扶贫、理论宣讲、返乡助力、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
传承“两弹”精神,追寻红色记忆
薪火相传的革命精神,始终是激励广大青年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7月6日-7日,学员们赴“两弹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教学,实地深入感受,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学员们通过参观旧址了解邓稼先、王淦昌等老一辈科学家是如何克服艰苦的环境条件,实现中国原子弹事业“从无到有”的转变,并且深刻体会到“两弹”精神的内涵。团支书邱星锐表示:“看到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奋斗历程,让我懂得青年的历史使命。现在的我们,一定要从红色元素中汲取精神力量,把青春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我们这一代赓续。
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强国有我
7月8日上午,学员们赴梓潼县天星村进行实地参观调研。天星村作为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培育蔬菜大棚,发展猕猴桃、草莓等基地,率先在全国乡村振兴中取得优异成绩。参观过程中,学员们通过调研基层党组织、走访老党员、帮助农活、理论宣讲,深入总结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新经验、新方法,助力乡村振兴。
宣讲分层分类,精神入脑入心
8日下午,学员们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讲活动10余场。在天星村为村民们进行党史知识、三农政策宣讲,引导村民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聚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和孩子们进行了国家资助政策宣讲;抓住“建团百年”为契机,学员们同村里的青年团员们面对面宣讲,把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团史和青年运动史相贯通,引领青少年们牢记领袖嘱托,勇担青春使命。
手绘文化墙,扮靓新农村
一墙一风景,一墙一阵地。文化墙是文明传播的载体。7月9日上午,学员们结合自身爱好与特长,利用天星村的空白墙面,采用手绘的方式,用生动形象的人物图画搭配“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等正能量宣传语句,让文化墙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户外课堂,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发挥医学特色,助力健康中国
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发挥医学院校的专业优势,运用医学知识提升居民的健康理念。11日上午,队员们前往梓潼县中医院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不少老人没有智能手机,队员们耐心帮助他们申请预约挂号,不厌其烦地解答疑问,并向就医群众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深入了解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重要作用,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增强群众防疫意识,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为了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能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校团委着力把本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打造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时代新风、服务人民群众、具有川北医特色的品牌活动,让同学们用青春智慧去书写了川北医学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陈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