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周政华,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一直从事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我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中国共产党党章,深入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有关文件和法律法规精神等,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并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二、努力工作,争创实效
(一)热爱教学,精进教改
我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完成各项教学工作,没有发生任何教学差错和事故。积极听课,参与备课、教研活动、课程答疑、监考、阅卷等工作。
我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所负责的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获得省级一流课程认定和课程思政省级示范课程认定、公共卫生研究方法课程获得校级级一流课程认定和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程认定。作为预防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指导和帮助我院其他课程的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已获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程认定12门、一流课程认定5门,为预防医学专业获得课程思政省级示范专业(2021年)、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提供有力支持,为公共卫生学院获得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认定(2023年)添砖加瓦。
我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育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主持和主研教研项目10项,其中省级2项、厅局级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教研论文21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获得南充市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我积极参加教学比赛,获得2022年四川省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师部分)普通项目三等奖1项、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二)用心科研,反哺教学
我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项目6项,发表科研论文16篇(其中SCI收录4篇)。同时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中,将我指导学生完成的论文用在儿童少年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我用心用情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获得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2项、省级创新训练项目6项、校级3项,发表论文5篇。指导学生获“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3项、校级奖2项。
三、示范引领,倾囊相助
我在公共卫生学院的专题研讨会上与老师们分享交流教育教学、指导学生实践的经验,指导和帮助其他课程老师加强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各门课程的集体备课,促进学院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发展。我积极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规范、课程建设、教改项目,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我通过腾讯会议向全校老师做了题为“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探索”的讲座,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做了题为“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考试实践探索”的讲座,分享课程思政教育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考试的实践经验。
我到医学影像学院交流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指导眼视光医学院的接触镜学课程申报课程思政省级示范课程,已获认定。指导药理学、医用高等数学、护理心理学3门课程申报省级一流课程,均已获认定。
四、关爱学生,春风化雨
我曾先后担任预防医学专业2020级1、2、5班和2022级2班的班主任,组织召开班会、班委会,参加学生团日活动,走访寝室,与学生谈心谈话,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难,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程教学中也常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努力做到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成长。
近几年来,我先后获得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2018年)、线上教学优秀教师(2020年)、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020年)、教学名师(2021年)、教书育人模范(2022年)等荣誉称号。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争做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