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师德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 -> 师德人物 -> 正文

川北医学院2023年师德标兵-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朱晓华

阅读次数: 日期:2023-09-26

川北医学院2023年师德标兵-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朱晓华

      朱晓华,女,汉族,1997年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担任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主任。从教20余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团结同事,关心学生,工作勤奋,乐于奉献,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主要工作事迹如下:

一、爱岗敬业,认真做好本职教学工作

1997年工作至今,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承担五年制本科、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的解剖学教学,累计408学时/年,学生人数达1800余人/年。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巩固和更新所授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加强与学生的课内互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等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教学方法,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微视频、图片等现代教学手段,提供生动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教学规律,及时总结与反思,积极向骨干教师学习,在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获川北医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思政教学名师”和“线上教学优秀教师”等称号。

二、更新观念,积极投入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

坚持终身学习,严谨治学,积极参加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及科研水平。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教学环节,尝试多种教学改革,期间有机融入思政,实现解剖学专业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的目的。作为《系统解剖学》省一流课程负责人以及《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强化自身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从工作至今主持和参与省厅级、校级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两部。

三、多层次多维度学习,为教研室、学科和学校发展服务

从担任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主任一职以来,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以及教研室发展,本人及教学团队老师多途径多层次进行相关学习培训。比如到同类高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参观学习,就学科建设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和教研室长远发展规划等进行深入探讨学习,借鉴他校成功经验,遵循国家大政方针,结合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对各类解剖学的教学文件进行了修订,就本学科及教研室发展进行了制定了远景规划,为学科、教研室及学校发展添砖加瓦。

四、热爱学生、热爱教学,为学生成长成才尽心尽力

热爱学生,赏识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我一贯的工作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

理论授课,精心准备。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借鉴国家精品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料,结合本校学生的层次及专业特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并认真制作课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授课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及时批阅作业,及时回复学生在课程网站、学习群等提出的各种问题,避免教和学脱节,且及时夯实每一部分教学环节,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实验授课,耐心示教。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比较多,实验室味道比较重,需老师教导学生克服种种畏难情绪。老师以身作则,认真示教,耐心引导学生观察标本,期间辅以生命观的教育,达到学生尊重解剖学最好的知识载体“大体老师”并珍惜解剖学实验课观察实物标本“大体老师”的学习机会。

爱学生,爱课堂,真心为学生付出,最终我和学生亦师亦友,学生们亲切的称呼我为“朱妈妈”,很感动,很温暖,所以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