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指示,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中外联袂,筑梦阆苑”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姜沁伶、刘罡材的带领下前往阆中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伍此行以“携国际之手,振乡村之兴”为主题,充分发挥当代青年的知识才干,在实践中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
彰国际力量之磅礴,显乡村振兴之初心。7月8日上午,实践队于阆中市同亨四季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学习参观与直播宣传活动。队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种植园并创新性结合直播带货新兴业态将乡村产业与数字经济相融合,助力农产品销售。7月8日下午,队伍来到王皮影博物馆了解学习阆中非遗文化——王皮影。队员们从历史传承、造型特色以及经典曲目等方面深入了解王皮影,不仅感受了传统四川皮影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也向世界阐释了具有中国特色、蕴藏中国智慧的非遗文化,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7月12日,实践队在阆中七里街道凌家坝社区开展英文支教活动。留学生们耐心教授英语单词及英文歌曲,同时借助“击鼓传花”等游戏,寓教于乐,极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为农村教育提供国际视野,点亮儿童教育的光明未来。
该队伍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现了学校将知识传授的小课堂与社会行知的大课堂结合的教育理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育人与育才、专业与人文的无缝连接。今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将在社会实践中继续开展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体验中国现代发展等相关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让来华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勇担中国文化传播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