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

康复物理治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文:兰红 发布日期:2023-06-26 点击:

康复物理治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医学、康复物理治疗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物理治疗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科研发展潜能,拥有医学人文精神和爱岗敬业的专业态度,能胜任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民政、教育等相关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康复物理治疗服务、教育、科研、管理等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一)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目标

1.理想信念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崇尚科学,具有独立思维、批判性思维、勇于创新,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遵守职业所要求的纪律和规范,严于律己、工作严谨。

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二)知识目标

6.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和康复物理治疗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的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理论学习和实践。

7.掌握康复物理治疗师应具备的生物、行为、社会和临床科学等应具备的专业理论与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物理治疗原则及方法,认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8.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缓解与改善疾患、残障的有关知识。掌握国际功能分类(ICF)及残疾分类方法和技术,建立整体健康观念,并能提供以康复物理治疗为核心的医疗服务。

(三)技能目标

9.能够遵循以病患为中心的治疗原则,在建立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尊重由于个体差异、文化信仰、习俗的不同给服务对象的康复所带来的影响,倡导结合病患兴趣、病患本人或家属的意愿确定治疗方案,帮助病患重返家庭、社会。

10.具有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规范书写医疗资料的能力;能够正确评定躯体、精神、发育等因素引起的健康问题,制定康复物理治疗处方;具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评估方法和物理治疗技术手段的能力,并能实施有效的康复物理治疗。

11.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能够与病人、家属、同事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有效运用人际关系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并处理与病患、同事之间的误解和矛盾的能力。

12.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自主学习与研究。

13.具有利用至少1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能较快速准确地阅读并理解外文医学文献。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康复物理治疗学

(二)核心课程:功能解剖学、认知神经科学、康复功能评定学、理疗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物理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儿童神经疾病物理治疗、心肺疾病物理治疗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含专业实验)

课内实验、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考试、社会实践

六、成绩考核与毕业要求

(一)成绩考核:所有课程均须考核,考核分考试和考查。具体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如下条件,方可毕业:

1.应修满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178.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58.5学分,选修课程17学分;第二课堂≥3学分;

2.选修课程中,应包含创新创业类课程≥1学分,公共艺术类课程≥2学分,“四史”类课程≥1学分;

3.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

4.通过毕业考试;

5.学生须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按照《川北医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实施细则》考核合格;

6.学生取得毕业资格后,符合《川北医学院普通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的,授予学位。

七、学时与学分分布

(一)课程体系与学时、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最低学分要求

占课程总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必修

708

564

144

42

32.94

选修

限选

16

16


1

0.78

任选

64

64


4

3.14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796

568

228

42.5

33.33

选修

限选

48

48


3

2.36

专业课程

必修

552

288

264

26

20.39

选修

限选

184

112

72

9

7.06

合计

2368

1660

708

127.5

100

(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周数与学分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名称

课程性质

周数/学分

占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

军事训练

必修

2/2

4.17

临床实习

必修

46/46

95.83

合 计

48

100

(三)第二课堂

按照《川北医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定及实施办法》(川北医办〔2017〕26号)取得第二课堂规定学分。

八、教学进程计划表

院(系):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专业:康复物理治疗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各学期学时

理论

实验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必修

思想道德与法治

48

3.0

40

8

48








必修

大学生军事理论

36

2.0

36


36








必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

2.0

32


32








必修

大学生劳动教育

32

2.0

16

16

16

8


8





必修

大学英语

192

12.0

192


48

48

48

48





必修

体育

96

4.0


96

24

24

24

24





必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8

3.0

40

8


48







必修

大学生就业指导

16

1.0

16



16







必修

大学生安全教育

16

1.0

16



16







必修

医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16

1.0

16



16







必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8

3.0

48




48






必修

形势与政策

32

2.0

32




8

8

8

8



必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8

3.0

40

8




48





必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48

3.0

40

8





48




限选

图书馆利用

16

1.0

16



16







任选

学生在校期间任选课程应修满4学分,其中创新创业类课程≥1学分,公共艺术类课程≥2学分,“四史”类课程≥1学分。具体课程名称见学校公共选修课程目录。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医用物理学

36

2.0

28

8

36








必修

人体解剖学

72

3.5

40

32

72








必修

计算机应用基础

48

2.5

32

16


48







必修

组织学与胚胎学

36

2.0

28

8


36







必修

生理学

40

2.5

40

0


40







必修

生物化学

56

3.0

40

16



56






必修

病理生理学

24

1.5

24

0



24






必修

病理学

56

3.0

40

16



56






必修

诊断学

104

5.5

72

32



104






必修

功能解剖学

48

2.5

32

16



48






必修

机能学实验

64

2.0

0

64



20

44





必修

临床医学概论

80

5.0

80






80




必修

医学伦理学

24

1.5

24





24





必修

儿科学

36

2.0

32

4





32




必修

神经病学

24

1.5

24

0





24




必修

认知神经科学

48

2.5

32

16




48





限选

循证医学

24

1.5

24




24






限选

人体发育学

24

1.5

24




24






专业课程

必修

物理治疗学概论

16

1.0

16



16







必修

康复医学概论

16

1.0

16


16








必修

康复功能评定学

64

3.0

32

32




64





必修

康复心理学

16

1.0

16





16





必修

理疗学

48

2.5

32

16





48




必修

运动康复治疗技术

96

5.0

64

32





48

48



必修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物理治疗

96

4.0

32

64





48

48



必修

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

96

4.0

32

64





48

48



必修

心肺疾病物理治疗

48

2.0

16

32






48



必修

儿童疾病物理治疗

56

2.5

32

24






56



限选

中国传统康复方法学

64

3.0

32

32





64




限选

作业治疗学

48

2.5

32

16






48



限选

运动处方

48

2.5

32

16






48



限选

人体运动学

24

1.0

16

8



24






集中实践环节

必修

军事训练

10

2.0


10









必修

临床实习

46w

46.0









46w

九、教学要求

(一)在培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课程思政融入每一门专业课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二)各门课程要精选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产出”为导向,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要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三)要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心理素质,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和知识面;注重培养学生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担当精神。

(四)外语教学包括公共英语,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

(五)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过创新创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在各专业课程中,应注重将学科专业前沿与课堂教学结合;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和训练,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六)开设选修课程加强学生个性培养,拓宽知识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进程进行选择,且完成相应课程类别所要求的选修课程学分。

(七)按照学校第二课堂相关要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第二课堂,完善学生发展服务体系;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取得第二课堂积分,促进学生素质素养提升。


川北医学院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8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