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 29 号)和《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 号),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现将我校2020-2021学年信息公开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本学年,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聚焦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关切,秉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优化信息公开工作体制机制,构建起新时代信息公开工作新格局,助力学校不断提升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强化工作责任落实
严格按照《川北医学院信息公开办法》,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工作的运行机制,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分管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切实做到职责到岗、任务到人,规范开展信息公开各项工作。
(二)畅通信息公开渠道
结合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持续加强信息公开力度,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网络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及时面向社会发布学校的最新动态,为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提供快捷准确信息;信息公开内容涉及学校概况、教学质量、学科建设、学风建设、人事师资、学生管理服务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十余类公开事项。
二、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通过校园门户网站实时公开信息情况。2020-2021学年,通过校园网站向社会和师生员工发布信息,及时更新公布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全面呈现学校总体发展面貌。全年在学校门户网站发布学校新闻1717条、学术看板15条、通知公告62条、媒体聚焦125条,开设“党史学习教育”“70周年校庆专题网”等2个专栏。
(二)通过《川北医学院报》、校内公开栏等传统方式公开信息情况。全年出版《川北医学院报》18期,发行9万份。同时,在学生生活区、教师公寓区、教学公共区域等显眼位置放置信息公开栏,及时公布公开师生关心关注的信息。
(三)通过新媒体平台公开信息情况。加大新媒体建设力度,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做好学校新闻发布、热点回应和信息服务,全方位收集师生员工意见,及时回应师生群众利益诉求。本年度,川北医学院官方微博累计发布微博2571条,覆盖受众14813310人次;川北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475条,覆盖受众1.08429万人。官方微信年阅读量近160万次。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学校在信息公开网站首页公布信息公开办公室办公地址、办公电话、办公传真、专用电子邮箱、通信地址等服务
信息,方便师生员工及社会群众申请信息公开。同时,设置“依申请公开”专栏,公布依申请公开申请表,方便社会公众及学校师生申请信息公开。2020-2021学年,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未收到信息公开的申请。
四、开展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
学校不断完善信息公开体制机制、优化完善信息公开内容、提升信息公开质量,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信息公开透明,校内各单位在推进信息公开网站建设、信息公开栏建设、创新主动信息公开方式渠道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学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满意。
五、因学校信息公开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
学校在信息公开网站首页公布了信息公开监督举报意见邮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与投诉,保障举报投诉渠道畅通。
2020-2021学年度,我校未发生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遭到举
报的情况,也未发生复议、涉诉等情况。
六、信息公开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本学年,学校积极回应师生和社会关切,深化主动公开意识,开拓信息公开渠道,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良好。但总体来说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少数职能部门信息公开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公开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下一步,学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进一步增强信息公开主动性。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切实增强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加强信息公开校院两级联动,切实提升各部门、单位、学院(系)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对于主动公开范围的事项及时主动公开。
(二)进一步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学校将继续做好学校信息公开平台与各二级单位信息公开渠道的统筹工作,在发挥学校信息公开平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各部门、学院信息公开渠道的协同作用;继续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利用,将师生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信息公开内容相结合,注重提升信息公开内容的可阅读性和时效性。
(三)进一步强化工作队伍建设。按照“建队伍、促工作、保质量”的标准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工作队伍建设力度,加强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工作人员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提高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
川北医学院
2021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