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浩荡,风起青蘋,历经百年峥嵘岁月,中华民族英雄辈出。“英雄者,国之干。”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利益所需要的事。 山峦起伏,史诗壮阔,面对大好河山,心中激起对一代代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回溯百年历史长河,总有一些人,他们平凡而又伟大吗,在历史的星河里熠熠生辉。 生死存亡之秋,他们不畏远征的困难,不畏桥横锁寒,南湖的启航,长征的洗礼,秋收起义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无数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将鲜血洒遍万里河山。他们有“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信念;也有“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的决心;还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纯粹……革命的成功,需要有人在枪林弹雨中冒死冲锋,也需要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张思德就是其中一位奉献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1944年张思德带着突击队的战友进山挖新窑,不料遭遇塌方,危急时刻,为了救战友,自己牺牲了。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革命精神。他们是中流砥柱,投身革命力挽狂澜,他们也是时代的精神丰碑。
有一种深情表白,叫做清澈的爱。戍边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用赤胆忠心扎根祖国边境,在青春年华誓死捍卫祖国的领土。不论是冰川连绵的雪域高原,还是那塞北的苍茫草原,都有他们挺拔的身影资。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战斗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战友,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自己却被淹没在冰河之中。战士付忠义说,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祖国万里江山无恙,离不开卫国戍边官兵的鲜血浸染,人民享乐岁月静好,离不开卫国戍边官兵的负重前行。他们秉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原则,战斗在祖国边境,护卫千家万户,让英雄的精神薪火相传。
一个国家不仅需要有人梁骨葬山河,也需要有人用平凡身骨撑起国土无疆。 纵观中国脱贫攻坚战,经过八年坚韧不拔的持续奋斗,现行标准下 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平贫困村全部出列。一个个闪光的数字,彰显了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一路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 ,则无不成也。”“一夜惊怜丝吐尽,三乡切盼燕归来。”黄诗燕用生命兑现庄严承诺,祝炎陵县成功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坚守太行山35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智慧撒在田野中。他们怀揣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扎根贫困地区,在脱贫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用实际行动诠释脱贫攻坚精神。
岁月如歌,热血未冷,那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却未曾泯灭。当新冠肆虐时,白衣天使们主动请缨,从新年到前线,只隔一列动车。他们无声地捧起一点点萤火,照亮荆楚大地,为世界发出微光。这个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对未知的凶险,每个人都心怀恐惧,而他们无畏逆行,把对人民和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冲在抗疫的第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新长城;他们挑灯夜战,用“中国速度”与疫情赛跑;他们用最美的背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们满是伤痕的脸上演绎着泱泱大国的生生不息.逆行者不止医护人员,还有默默付出的人民警察,工人,来自各地的自愿者……在隔离点,社区干部手绘小贴士安慰隔离人员;在高速卡口,联合热勤人员在寒风中全天坚守排查信息测量体温;在高速路上,货车司机为抗疫运送物资…… 郁达夫先生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我们当崇仰英雄,将英雄的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