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文集

学子文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文集 -> 正文

在月光下对望

阅读次数: 日期:2021-10-26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在岁月的沉淀下,总有些人,有些事,亘古不变,历久弥新。---------题记

初见时

夜很静,风很轻。我背着行囊,独自行在无言的小道上。伴着皎皎月色,远远望见了一块木质的牌匾,上面书着: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犹记得古人曾云:“士者,国之重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究竟是怎样的地方,竟有这般豪情壮志?”这样暗暗想着,便已来到了匾前。入目,是刀刻的锋利大字,刚劲有力,入木三分,可见这地方的“性格”也应是立断坚决,求实求是。再往里看,茅屋草房,“凿壁偷光”,亦见得这地方是何等的艰苦卓绝,偏僻落后。在月下,我望着她,她亦望着我,相顾无言。但,我知道,她懂我,我亦懂她:秉着为人类培养优秀医生的宗旨,老一批川北人不辞辛劳,奋勇争先,创新进取,于蛮荒处开辟肥田,于质疑中播撒期望,于无望时浇灌理想,终身为川东北培养优秀医科人才而奋斗。

在路上

今天是庚子鼠年的除夕,恰是家家张灯结彩,亲戚团圆的日子,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残忍地打破了这年初的美好。我,作为川北医第一批援鄂队员,这,也是我逆行出征的日子。正值冬夜,月亮如怯场的演员,暗自躲在黑色的幕布后边,不肯露脸。安顿好家人朋友,我随着大部队站在大门口准备出发。临走之际,忐忑,迷茫,害怕种种情绪堆在一起,恍如一团黑云横亘于心头,令人不知所措。突然,仿佛背后有什么东西在呼唤般,我转过头,才发现,霎时间,黑云消散,柔柔的月光直直地打在图信楼的顶端,几个红红的大字被衬得熠熠生辉。我望着,呆呆地,恍惚间仿佛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答案-----那便是校训中的敬业,博爱二词。私以为,敬业,是对全体川北医人的要求,也是一个医者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奠基之石;博爱,是当年孟子口中的“爱人”(即爱所有人),也是如今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观念。纵然前途未卜,人心惶惶,但,无前方多少艰难险阻,川北医人永远在路上,时刻为祖国医疗事业而英勇奋斗。

展未来

凌晨,顶着月光,我一人爬上高高的主席台,趁着无人,妄图独享这难得的时光。忆及昨晚,在这里,我们隆重举办了“奋斗百年路,青春正当时”文艺晚会。当眺望操场,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人们满溢的笑脸,空气中弥漫着的欢乐因子似乎仍未消散。抬起头来,这才发现整夜沉默的川北医早已等候多时,当那双能发现美丽的眼睛瞥来时,她顿时借月亮的清辉散发出独属的魅力:嘉陵滔滔,西山秀丽,春风化雨桃李开。

本不愿久留,怕打搅了这幅晨时宁静校园图。忽地,一轮红红的旭日从东方悄然升起,把川北医从上至下照得个透亮。我望着,望着这座闪着金光的川北学府,瞬间化为一位手执蛇杖,目视远方的伟岸巨人,坚韧地屹立于此,无怨无悔,只为引渡每一位川北医人到达成功的彼岸。

转眼间,川北医已走过了70年风风雨雨。从51年的“草棚办学”,到如今立志办“特色性大学”,川北医人如坚定的斗士般,切实制定方向,努力完成目标。展望未来,川北医必将迎来一个又一个的70年,我亦相信,川北医会以这70周年作为新起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川东奇迹”。

苏东坡曾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于月下对望,是70年前的川北医与如今的川北医一次历史性的会晤,也是70年间13万新老川北医人间的一次拜访。月亮变了,但似乎还是那个月亮;学校变了,但似乎还是那个学校;人来人往,但似乎还是最初的那批赤子。若你问我,我是谁,我变了吗?我必答道:我是你,也是她,亦或是他,我就是世世代代的川北医人,我将永恒不变,与川北医共同进步,以学院世代流传的宝贵精神为帆,以学院传授的医学知识为桨,永远奋战祖国医疗战场的第一线。

最后,于月中对望,观旧时今日,照老生新人,忆当年故事,望学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