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专业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光专业知识 > 正文

什么是低视力?

文:周丹 审核:周丹 来源:周丹 发布日期:2017-03-13 阅读次数:
 低视力(low vision)
传统定义是指手术、药物或一般验光配镜无法改善的视功能障碍, 主要包括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而等于或优于0.05者;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5者称为盲。而新的定义是指患者即使经过治疗或标准的屈光矫正后仍有视功能损害,其视力小于0.3到光感,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 但仍能应用或有潜力应用视力去做或准备做各项工作。 对于儿童,应强调近视力和功能视力即包括了对比敏感度、暗适应下降而致残的低视力。
①病因
首先,不同的年龄段人群中,导致低视力的原因有很大不同。根据国外的资料,在29岁以下人群中,先天性眼病占了病因的绝大多数,按顺序排列分别是先天性眼部结构缺损及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黄斑部营养障碍、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白化病、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晶体后纤维增生等;在30~59岁人群中,按顺序排列分别是视神经萎缩、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营养障碍、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在大于60岁的人群中,则是老年性黄斑损害占了绝大多数,达50%以上,其次是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
②低视力的病因? 常见低视力的病因
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病、视神经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
老年:白内障、高度近视、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还有青光眼、角膜病等
首先是询问一般眼科病史及治疗过程,如患者要求进一步治疗而又确定无法治疗者,应加以说明。对于先天性及遗传性眼病患者,要询问他们家族史,对患者的职业、生活和业余爱好、学习情况等也应了解,可以针对不同需要使用不同助视器。
③疾病的保健
⒈功能性视力:为了有目的的行为而去使用的视力,或指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包括阅读、移动、自助工作、游戏、职业工作或教育活动中为了有目的的行为而使用视力的方式;
⒉阅读帽:一种近用望远镜由一个非调焦望远镜,在其物镜上所加的一个正透镜叫阅读帽。
⒊助视器:可以改善低视力患者活动能力的任何一种装置或设备;
⒋光学助视器:一种借光学性能的作用,以提高低视力患者视觉活动水平的设备或装置,可以是凸透镜、三棱镜或平面镜;
⒌非光学注视器:不通过光学系统的放大作用,而是通过改善周围环境的状况来增强视功能的各种设备或装置,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与各种光学助视器联合应用;
⒍投影放大作用:即把目标放大投射到屏幕上,如电影、幻灯片以及闭路电视等,都称为投影放大,也是一种线性放大作用,投影放大作用=投影像大小(cm)/目标大小(cm);
⒎角放大作用:指物体通过光学系统后视网膜成像大小,与不通过光学系统视网膜成像大小之比;
⒏相对距离放大:也叫移近放大作用,即将目标例如书本向眼前移近而产生放大作用;
⒐相对体积放大:在相对提及放大作用中,是目标实际的体积或大小增大了

川北医学院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8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