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相关事宜,经研究确定,具体流程如下:
一、毕业论文选题及开题
医学工程专业学生7月上旬应参加毕业设计导师见面暨宣讲会。学生与导师实行双选,学生应确定指导教师与选题,设计进度及论文写作提纲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讨论后拟定。
毕业设计可为实物实验也可为软件、程序设计等在线实验。鼓励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课题与研究方向,鼓励校企合作,以双导师制完成毕业设计及论文。
选题范围可由学生自选题目,也可导师提出。选题应紧扣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禁止单纯的综述,必须完成毕业设计,包括科研实验、电路设计制作、软件程序开发等。题目一经下达落实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须由学生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更原因,经指导教师报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方可变更。
学生必须在下实习点前选定校内导师,在实习中尽早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于10月底实习结束返校后,应不晚于11月下旬(11.25)提交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答辩PPT,综述要求不少于4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且过半数应为5年内(含)发表。学生应于(11.27)进行开题答辩,若经评委判断开题答辩不通过,则需进行二次答辩,通过方能开题。
二、毕业设计实验进度考核
学生应积极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按要求提交阶段报告,学生应于第七学期考试周(1.12)提交阶段检查报告1,于第八学期开学第一周后(3.4)提交中期检查报告(阶段检查2),学生应于第六周(清明节前4.3)提交毕业设计最终结果/成果。阶段检查及最终结果形式不限,应符合毕业设计题目,由指导老师监督、评价、反馈,尤其应注意寒假期间学生毕设进度的跟进。
三、毕业论文撰写及查重
学生应自主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二稿和终稿的撰写。学生应按要求准备指导教师评阅表、答辩成绩评分总表、毕业论文成绩总评表,自行准备答辩PPT演示文档等。
学生应参照《毕业论文格式范例》要求撰写论文,并在第七周内(4.12)提交论文初稿,毕业论文要求正文部分文字内容不少于8000字。导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修改。学生应于第十周(5.4)提交二稿,经导师确认后,学生应于第十一周(5.6)提交该稿至系统进行查重,学生可查看简要版结果,详细版结果返回至指导老师处,导师酌情进一步指导论文修改。
毕业论文的定稿截止时间为第十一周末(5.11),所有学生必须在此时间前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论文终稿,填写指导教师评阅表,经确认后最晚于第十一周末(5.12)进行二次查重,通过的学生可以申请答辩。若二次查重不达标,学生需说明详细原因、提交三次查重申请至指导教师、答辩评委小组及院系答辩委员会评审,经同意后修改论文,并于第十二周周末(5.17)前查重通过,若仍不符合,将失去答辩资格,延期毕业,并记入学术不端诚信档案管理。
指导教师必须切实履行责任,指导教师审核后要有对论文质量的评语,签字同意后方可答辩。二次查重后,不再更新学生论文版本,学生应提交的论文版本以及答辩所用PPT将用于正式答辩。
四、毕业答辩
毕业答辩时间为最后一学期的第十二周5.13、14)。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门12学分的必修课程,总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30%)、答辩成绩(70%)两部分组成。若答辩成绩低于60分(百分制),将自动视为不通过;若答辩情况较差,评委小组仍有权要求学生进行二次答辩。
若经评委评定答辩不通过,学生有机会申诉、整改并在第十五周(6.3)进行二次答辩,申诉依据需参考学习通平台上各任务(综述、开题、阶段检查等)的完成情况,由答辩评委小组判定。二次答辩仍不通过者将延长至第二学年申请答辩,通过者方可授予学位证。
所有答辩通过的学生应于第十六周前(6.10)按要求修改论文、并交齐所有毕业设计相关资料,否则将影响正常毕业。
我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受四川省教育厅本科生论文年度抽检监督,参照教育部《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抽检办法》(教督【2020】5号)和《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执行,若被认定不合格,所获学位将可能被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