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全国各高校优秀大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并为优秀本科生提供了解四川大学再生研究中心学术科研环境和与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实验室于2018年7月2日至7月6日在成都举办“2018年医学/生物学/药学/生物材料(3D打印)等学科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夏令营期间安排了学科介绍、专家讲坛、营员与导师见面交流、参观实验室等精彩活动,并全程报销营员所有的开销。
我此次参加夏令营的目的是想要了解该中心的工作环境以及科研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考研讯息,方便此后在考研方向上做出最好的选择。总的来说,此次活动的经历让我充分感受到来自异校的热情以及关怀,认识到科研团队的协作性的重要性,此种团队文化氛围深深触动着我。
7月2日13时10分,我冒着暴雨到达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华西苑宾馆进行报道。在宾馆房间休息整顿几小时后,19时全体营员和各位导师的硕士研究生在临床教学楼215进行交流,各位学长学姐就自己的考研经历进行分享,对学弟学妹们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整个过程十分热烈,关于在考研方向上的我的诸多问题得到很好的解答。
7月3日9时到10时,我们前往华西科技园参加开营仪式,再生研究中心程惊秋教授主持了此次夏令营开营仪式,他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欢迎,感谢我们的支持,他先对成都的人文环境进行讲解,然后对中心的建设历史进行分享,他表示,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十分诱人的文化价值,相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再生平台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将会有大的发展前景。会后,我们在导师的带领下乘校车前往天府生命科技园参观了实验室,科室负责人对每一个科室的主体设备以及研究的主体工作进行了系统阐述,我们意识到好的科研成果需要优秀的科研平台以及先进的科研设备作为基础,没有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也不能够做出前沿的成就。下午13时到17时,研究中心所有团队老师分别就实验室的6个研究方向进行系统讲解,希望以此来让营员充分了解科研的系统工作,我就该中心的推免制度以及考研召考制度进行了详细的提问,老师针对我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解答。19时到21时,中心安排博士生与我们进行交流,他们在硕博衔接阶段这个结点上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7月5日,中心安排了一整天让我们与意向导师面谈,我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选择了三位意向导师进行交流,其中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康裕建教授,由于他在美国的原因,所以他熬着夜和我们十几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视频交流,每一个人将自己的所得所获与老师进行了分享,老师鼓励我们要首先了解自己的价值,然后评价自己的价值,最后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找好自己的方向,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其他两位老师让我们找准自己的定位,看看自己真真切切需要些什么,然后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自己的创新协作能力,才能不断的开创自己的领域。18时到21时,中心举办了欢送晚宴并发放了结营证书,期待我们来年再聚。
7月6日,所有营员陆陆续续离开了营地,总的来说,为期三天的夏令营时光让我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让我意识到兴趣才是最好的导师,我们不能够为了活而活,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所从事的领域才是值得一生所追求的东西,道阻且长,没有太多的理所应当,我们都应该负重前行,才能够使社会更加向荣发展,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