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医学生急救能力,推动心肺复苏在猝死、心跳骤停等突发情况时的应用,3月11日上午,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在学校高坪校区风雨操场组织开展了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活动,对同学们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学校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杨竹秋出席活动现场。系党总支、学生科老师和该系300余名学生参加了培训。
救人是在一念之间,救命则需一技在身。活动上,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实验教学中心赵杨老师从心跳骤停的发生原因、心电图类型、早期心肺复苏的目的、施救方法及体外除颤的作用为大家进行了讲解,并带领其他专业老师一起以模拟人为例,为大家讲解心肺复苏的四个模块,并详细演示心外按压的部位、手法、按压频率、按压深度等具体操作和在急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细节问题及解决办法。随后,在临床实验教学中心9名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进行反复训练,老师们逐一指导,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正确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要领,对心肺复苏技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储备现场急救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在遇到心肺复苏突发事件时,能够以更为专业、冷静的态度和方式面对,实现从“想救、敢救”到“能救、会救”,充分利用“黄金4分钟”,挽救更多生命。
实践操作结束后,杨竹秋从社会学角度,以实际案例为依据,讲述了掌握急救知识的无比重要性,强调了正确应用急救知识在意外发生时的关键作用,并向大家讲述了科学施救、精准施救的法律依据。他指出:“医学生誓言赋予了同学们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大家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为人类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参训的谢双同学谈到:“作为一名医学生,掌握急救知识是一门必修课,十分感谢老师们的讲解和指导,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接受这样的培训,为病人赢得更多时间,为生命安全搭建有效的急救桥梁!”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为更好的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里的“体育”,中西医临床医学系“活力人生”体育训练营已连续开展六年。此次训练营活动为提倡科学锻炼、保障安全锻炼,专项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以提高同学们在突发事件中的急救处置能力,引导同学们提升专业自信,增强职业荣誉感与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