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实验室安全制度

发布日期:2022-04-19 点击:

实验室安全责任书

为保障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实验室消防、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师生员工人身利益和公共财产安全,结合学院的工作实际,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实验教学中心必须制定消防、安全,实行安全责任制。各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全面负责本部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本部门防火、防盗、防爆、防意外事故的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人。

二、各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请务必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之中,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一样,同计划、同布置、同总结、同评比。

三、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制度,实验室每个房间的安全工作必须做到专人管理,专人负责。

四、实验室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进行科研、教学、毕业论文之前,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对进入本室开展实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室应根据实验项目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并上墙公示。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五、实验室要制定消防业务与培训计划、灭火预案和疏散预案,开展各种形式的消防教育,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提高教职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实验室要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做好日常安全工作记录,随时消除事故隐患。

六、教师或学生在假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须经实验室主任和岗位责任人同意并完成安全责任委托手续后方可进行,否则各实验室可拒绝提供实验场地和条件。

七、加强对易燃、易爆、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91号)《川北医学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随领随用,安全管理。接触细菌、微生物、寄生虫的实验,必须谨慎操作,减少细菌向容器外繁衍的可能及生长途径。细菌室的废弃物应及时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八、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气体钢瓶应分类摆放,妥善固定,远离火源和热源,标识标记完好。

九、对使用完和未使用完的化学试剂瓶和玻璃器皿不得随便乱扔、乱放、乱倒。

十、实验室要加强水、电的管理,不准超负荷用电,严禁非电工人员乱接、乱拉电线和随意在线路上增加用电设备,电源、电闸下禁止摆放易燃物品,防止电源打火引起火灾,出现问题要及时关掉电源。需要连续通电或连续用水运行的仪器设备,必须有专人守护,不得擅离职守。下班离开实验室之前必须关闭水、电开关。

十一、实验室必须制定消防、安全各种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积极组织人员抢救,把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并及时上报学校安全主管部门。

此责任书一式两份,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院学院各执一份。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签字:

基础医学实验室入室规则(试行)

基础医学实验室位于新校区,是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下属科研平台,包括创新平台、病原中心科研室、机能中心科研室和肿瘤生物学科研室,占地1600余平方米,集中了基法学院的大型科研仪器和实验设备,现有大型仪器50多台,资产700多万,完全能够满足全院师生科学研究的需要。为了迅速提升学院的科研实力,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现制定如下办法:

一、教师入驻后为其提供以下条件:

1. 独立实验室,门牌直接为“XXX研究室”,门外墙面展示其课题组简介和科研成果;

2. 为其科研团队提供办公、学习场地;

3. 免费提供常规实验耗材;

4. 成绩突出者,为其配备科研助理(具有一定科研技能的本科生)。

二、教师入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过去三年有发表研究型SCI论文,以川北医学院为第一单位优先;

2. 50%以上时间驻扎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

3. 未来三年能发表SCI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省部级科研项目并立项,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

三、有以下情况的,关闭其实验室,腾出空间供其他老师使用

1. 入室已满三年,但没有科研成果(SCI论文或专利);

2. 入室已满三年,但没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3. 实际驻扎实验室时间没有达到50%以上已满半年;

4. 外出读书和学习一年以上。

四、入室申请程序:

1. 入驻实验室教师本人提交书面申请表;

2. 实验室在收到书面申请书15个工作日以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3. 经专家评审通过后,在部门网站上公示5天。如无异议,教师需与中心安全承诺书。

附件1:基础医学创新平台实验室科研人员入室申请表

附件2:实验室安全承诺书

友情链接: 学校官网


川北医学院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8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