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四川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圆满落幕。川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内其他学院组建跨学科指导团队,带领本硕生组成多支队伍参赛,最终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较2024年实现获奖等级与数量双重突破——首次摘得该赛事一等奖,二等奖数量翻倍,三等奖数量增长250%,同时实现“本硕生协同参赛”新跨越,充分彰显我院“思政引领+实践育人”融合成效。

四川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是全省化工领域高水平创新赛事,2025年吸引全省40余所高校、300余支队伍竞技,重点考察学生工程设计、跨学科整合及社会服务能力。为备战竞赛,我院自2025年4月启动筹备,遴选8名骨干教师同其他学院制定“理论夯实—实践打磨—价值引领”三维指导方案,全力支持学生备赛。
指导过程中,跨学科指导团队充分发挥协同优势,紧密结合学校医学特色与竞赛化工设计核心要求,推动二者深度融合:团队指导的 2023 级硕士参赛队伍,凭借《被动干粉吸入器性能优化与患者适应性研究》斩获一等奖;多支参赛队伍依托《脑卒中后抑郁的分子网络重构》《化工企业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竞争力分析》等作品荣获二等奖;另有多支队伍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工业废水资源化等领域展开创作,其作品获三等奖。所有获奖作品因兼具技术创新性与人文关怀温度,得到竞赛评委的一致认可。
此次突破不仅体现在奖项上,更凸显育人模式创新:一方面,“骨干教师+本硕生”组队实现“以老带新”,助力学生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贯穿全程,如部分参赛团队设计的“芳香炔烃硝化串联制备异噁唑绿色工艺”,既突破技术难点,又紧扣“双碳”目标,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参赛学生代表表示:“老师既解技术难题,又引导我们聚焦社会需求,让我更懂医学人的担当。”
此次佳绩是我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缩影。我院将以此为契机,完善“竞赛引领—教学反哺—成果转化”链条:一是优化跨学科指导团队,加强与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合作;二是将11个优秀作品案例转化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素材,推动“以赛促教”;三是建立“本硕生竞赛孵化机制”,储备创新项目。
未来,我院将持续聚焦立德树人,以实践竞赛为抓手,探索“思政+专业”“理论+实践”育人新路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