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7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苟艳老师带领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赴营山县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营山县兴隆小区社区医院开展志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学习,探索基层医疗的运行情况和基层医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践行大学生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中的责任担当。
在带队医生的精心安排下,志愿者们被分配至接种区、科室区、药房区、住院区及手术区等岗位。接种区内,志愿者们化身“温馨提醒员”,逐一拨打电话,通知社区居民按时接种疫苗,小小的举动,传递出大大的温暖与责任。药房区内,志愿者们紧随药剂师步伐,学习药品分拣与配送,确保每一份药品都能准确无误地送达患者手中,为治疗过程保驾护航。科室区里,志愿者们不仅是医生的得力助手,更是患者的贴心向导。他们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协助办理缴费、领药等手续,搭建起医患之间的信任桥梁。
马克思主义学院苟艳老师谈到,三下乡就是要在乡村地区传播大学生的力量,通过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同学们要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和急难愁盼,在以后得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中成长为有情怀有担当的有为青年,为营山地区、为川东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通过此次活动,队员们熟悉了基层医疗服务流程,亲身感受到了医院工作的环境和工作内容,明白了自己身上的担子,更深刻体会到了医者仁心的内涵。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一定要夯实专业基础,学好治病救人的本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乡村基础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将始终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为民情怀结合起来,培养出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为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贡献马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