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课程介绍及学习建议

发布日期:2019-10-16 点击:

一、《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简介 1、采用教材: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白人驹主编的《医学影像诊断学》。该教材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2、教学时数:总256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60%左右,实验课学时40%左右。

3、教学内容:本课程共有六大系统七个章节,具体是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呼吸系统,第三章循环系统,第四章消化系统,第五章泌尿生殖系统,第六章骨肌系统,第七章中枢神经、五官脊髓系统,各章节课时分配为,总论3学时,呼吸系统、骨肌系统、中枢神经及五官脊髓系统各为48学时,循环系统30学时,消化系统63学时,泌尿生殖系统15学时。

总论部分讲授X线、CT、MRI、介入放射学的历史和发展动态,成像原理。要求熟悉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和适应症,掌握X线成像原理,掌握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基本方法。

呼吸系统讲授肺、纵膈的影像学正常表现和基本病变,常见肺内炎性病变,肺及纵膈良恶性肿瘤病变影像学表现,外伤后肺内影像学表现,胸膜病变。要求掌握呼吸系统X线、CT检查方法,正常影像学表现,掌握胸部基本病变的X线、CT表现,掌握常见病X线、CT表现。

循环系统主要讲授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在X线平片及CT、MRI表现,血管病变主要讲授冠状动脉成像影像学表现及夹层动脉瘤的表现。要求熟悉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掌握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学表现,掌握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影像学征象征象及诊断。

消化系统部分主要讲授成像方法的价值,病变基本表现,常见病如消化系统炎症、肿瘤的钡餐造影、CT、MRI表现,胆道系统病变CT、MRI表现,肝脏常见疾病的CT、MRI表现以及胰腺疾病的CT、MRI表现,外伤后腹部器官的异常改变。要求掌握消化系统常规X线检查和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的检查方法,CT 扫描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和技术要求,掌握消化系统的正常X线、CT、MRI影像表现,掌握消化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CT、MRI影像表现,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变的X线、CT、MRI影像表现及诊断。

泌尿生殖系统则主要讲授影像检查方法的价值和局限性,重点讲授泌尿系统结石的X线表现,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如前列腺癌、宫颈癌的CT、MRI影像表现。要求掌握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规X线、CT检查,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影像检查的适应症核禁忌症,掌握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熟悉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及CT、MRI表现。

骨骼肌肉系统主要讲解骨肌关节的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常见病多发病如骨折、骨肿瘤、骨髓炎等的X线、CT表现,对于上述影像学表现均为掌握内容,对于骨肌系统MRI表现要求了解,但关节病变的MRI表现需要掌握。

中枢神经系统及五官、脊髓这部分,主要讲授颅脑CT、MRI正常表现,颅脑肿瘤的CT、MRI表现,血管性病变的CT、MRI表现,外伤性病变的CT、MRI。要求熟悉颅脑五官及脊柱影像学检查方法,掌握颅脑五官及脊柱正常影像学表现及颅脑五官及脊柱常见疾病的CT、MRI表现。

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建议

1、课前预习:本课程内容非常丰富,理论课传授的知识点非常多,如果不进行预习,听讲时将比较吃力;

2、认真听课:理论讲授内容全面、丰富,进度比较快,如不认真听课,不但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对于老师传授的某些书本上没有的实战经验教训也无法吸收、消化;

3、重视实习课: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有人戏称为“看图说话”的课程,由此可见本门课程的影像、图像资料的丰富程度,可以说医学影像学的图像资料无处不在,仅凭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获得临床实际病例的直观影像学表现,直接影像将来的动手能力和胜任力能力。

4、掌握各种检查方法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尤为重要,所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均是在正常基础上发生的,掌握了正常影像学表现,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正常影像学表现中要重视生理变异与异常影像学表现的区别。

5、多到临床科室走走,早接触、多接触临床。医学是科学,但其经验非常重要,多向高年资临床医生请教,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川北医学院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8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