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专区 > 正文

【文献分享】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口咽癌的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或顺铂治疗:一项随机、多中心、非劣效性临床试验

发布日期:2025-06-06 点击:


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OPC)患者接受放疗联合顺铂治疗后具有较高的生存率。然而,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 —— 西妥昔单抗替代顺铂,能否在维持高生存率的同时降低治疗毒性,目前尚不明确。

HPV 阳性 OPC 已成为欧美国家头颈部鳞癌(HNSCC)中增长最快的亚型,其治疗策略正经历革命性变革。《柳叶刀》2019 年发表的随机多中心非劣效性临床试验(NCT01302834),由美国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 Maura L. Gillison 团队主导,覆盖 182 家中心的 849 例 HPV 阳性口咽癌患者。这项研究在当时引发广泛关注 —— 这项全球首个针对 HPV 阳性 OPC 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首次直接比较了放疗联合顺铂与西妥昔单抗的疗效与毒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关键证据。本文将从研究背景、研究设计、核心结果及临床启示四方面深入解读。


研究背景

1.1 流行病学变革

HPV 阳性 OPC 占比已达 60%~70%,与传统吸烟相关 OPC 相比,其患者更年轻(中位年龄 58 岁)、体能状态更佳,但对治疗毒性的长期耐受需求更高。顺铂联合放疗虽为标准治疗,但其 3-4 级急性毒性发生率超 80%,包括肾损伤、听力丧失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2 西妥昔单抗的理论优势

作为 EGFR 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在非 HPV 头颈部鳞癌中可显著提高放疗疗效(如 IMC9815 试验,5 年生存获益 9.2%),且毒性谱更温和(痤疮样皮疹为主)。临床实践中,部分医师尝试用西妥昔单抗替代顺铂用于 HPV 阳性 OPC,以降低毒性,但缺乏高级别证据支持。


研究设计

2.1 纳入标准

组织学确认的 HPV 阳性 OPC(通过 p16 免疫组化检测),AJCC 临床分期 T1-T4、N0-N3,体能状态评分(Zubrod PS)0-1,年龄≥18 岁,肝肾功能正常。

2.2 分层因素

按 T 分期(T1-T2 vs. T3-T4)、N 分期(N0-N2a vs. N2b-N3)、PS 评分(0 vs. 1)和吸烟史(≤10 包/年 vs. >10 包/年)分层,1:1 随机分配至两组。

2.3 治疗方案

西妥昔单抗组:负荷剂量 400 mg/m²(放疗前 5-7 天),随后每周 250 mg/m²,共 7 剂(总剂量 2150 mg/m²)。

顺铂组:100 mg/m²,分别于放疗第 1 天和第 22 天给药(总剂量 200 mg/m²)。

放疗:所有患者接受加速调强放疗(IMRT),6 周内 35 次分割至 70 Gy。

2.4 主要终点

总生存期(OS):非劣效性界值设定为风险比(HR)1.45(即西妥昔单抗组 OS 不高于顺铂组 1.45 倍视为非劣效)。

2.5 次要终点

无进展生存期(PFS)、局部区域失败(LRF)、远处转移(DM)、急慢性毒性反应等。

2.6 设计亮点

分层随机:按 T/N 分期、PS 评分、吸烟史分层,确保组间均衡。

替代终点:以 p16 免疫组化替代 HPV DNA 检测,作为入组标准,符合临床实践。


核心结果

3.1 生存结局:西妥昔单抗未达非劣效性

总生存(OS):顺铂组 5 年 OS 为 84.6%(95% CI 80.6-88.6),西妥昔单抗组为 77.9%(73.4-82.5),HR=1.45(1-sided 95% CI 上限 1.94,p=0.5056),未达到非劣效性标准。亚组分析显示:PS=1 分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的死亡风险显著升高(HR=2.66),提示体能状态差者需谨慎选择。

无进展生存(PFS):顺铂组 5 年 PFS 为 78.4%,西妥昔单抗组为 67.3%,HR=1.72(p=0.0002),局部区域失败风险增加 105%(HR=2.05)。

3.2 毒性对比:类型不同,总体负担相近

Figure 3A展示了放疗联合顺铂组(IMRT + Cisplatin)与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组(IMRT + Cetuximab)在治疗期间及随访期内的3-4 级严重不良事件(AE)发生率动态变化,反映两种方案的毒性随时间的分布差异。Figure 3B 展示了放疗联合顺铂组(IMRT + Cisplatin)与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组(IMRT + Cetuximab)在不同时间点的喂养管使用率变化,反映治疗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及恢复情况。

急性毒性

顺铂组:恶心呕吐(19.1% vs 8.1%)、肾损伤(3.3% vs 0.3%)、听力损害(3.0% vs 0.3%)更常见。

西妥昔单抗组:痤疮样皮疹(9.4% vs 0.3%)、放射性皮炎(12.4% vs 8.0%)显著增多。

3-4 级毒性总发生率:顺铂组 81.7% vs 西妥昔单抗组 77.4%(p=0.1586),但具体毒性谱差异显著。

毒性负担评分(T-score):西妥昔单抗组急性毒性负担降低 40%(2.35 vs 3.19,p<0.0001)。

晚期毒性

3-4 级晚期毒性发生率:顺铂组 20.4% vs 西妥昔单抗组 16.5%(p=0.1904),顺铂组听力损害更常见(6.3% vs 2.1%)。


临床启示

4.1 顺铂仍是金标准,但需个体化权衡

对于体能状态良好(PS=0)、非吸烟或低吸烟负荷的 HPV 阳性 OPC 患者,顺铂联合放疗仍是首选,因其显著降低局部复发和死亡风险。对于顺铂不耐受者(如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可谨慎选择西妥昔单抗,但需充分告知生存获益可能降低,并密切监测复发。

4.2 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精准治疗

HPV 阳性 OPC 常存在 PI3K/AKT 通路突变(如 PIK3CA),可能导致 EGFR 抑制剂耐药,解释了西妥昔单抗的疗效不足。未来需通过基因检测(如 PIK3CA、PTEN)筛选可能从靶向治疗中获益的人群。

4.3 减毒策略的探索方向

免疫治疗联合放疗:PD-1 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在 HPV 阳性肿瘤中应答率较高,正在开展与放疗联合的临床试验(如 NCT04523851)。

剂量递减放疗:对于低危患者(如 T1-2N0),尝试 60Gy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以减少唾液腺和咽喉损伤。


总结

RTOG 1016 试验明确了顺铂联合放疗在 HPV 阳性口咽癌中的标准地位,西妥昔单抗目前尚不能替代顺铂。虽然西妥昔单抗急性毒性负担较低,但未显著降低总体急慢性毒性发生率,且生存获益不足。16HPV 阳性 OPC 中 EGFR 通路下游突变(如 PIK3CA、PTEN)可能导致对西妥昔单抗耐药,解释了其疗效不足。但该研究也提示,需进一步探索低毒高效的治疗策略,如免疫治疗、精准靶向治疗等。对于患者而言,规范治疗仍是关键,而医学的进步将不断优化未来的治疗选择。


MIRG

AI-Research Group

川北医学院口腔科创平台×医学信息科研课题组是一个创立于2022年的新兴平台, 本课题组是计算机应用协会的一个独立部门, 旨在训练本科生自主科研协作能力的科研课题组,致力于数字医学,战争医学,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 本团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让AI成为照进现实的普罗米修斯之火!


外部链接


初审初校:朱广能 张圆梦 罗子甯

复审复校:彭嘉宽

终审终校:刘英

友情链接: 学校官网


川北医学院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8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