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要闻

母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母校要闻 -> 正文

第三十四期母校简讯来咯

作者: 来源:川北医学院校友总会 阅读次数: 日期:2024-09-02




母校近期简讯

1.我校附属医院肿瘤科党支部成功通过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审查验收;

2.后勤管理处召开新区教工食堂餐饮服务质量提升研讨会;

3.学校举办2024年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专题培训班;

4.护士拾金不昧 4万元现金归还原主;

5.跨越万里之遥,践行医者担当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援几内亚比绍医疗谱写中非友谊新篇章;

6.临床“国家队”,肿瘤科入列!——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7.我校研究生在中国肥胖大会(COC 2024)发言并获奖;

8.学校参加西部医学教育联盟2024年年会。




我校附属医院肿瘤科党支部成功通过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审查验收

8月27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在教育部官网公布了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建设单位验收通过名单。我校附属医院肿瘤科党支部成功通过审查验收。

附属医院肿瘤科党支部在学校党委统筹指导下,以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培树“一重二建三创四引领”支部工作法,一是重视思想建设,夯实理想信念压舱石;二是持续完善组织建设与党建工作阵地建设,筑牢基层阵地磐石;三是创先进团队、创党建品牌、创奉献榜样,激发提质增效新动能;四是党建引领医疗、公益、科普与教培,赋能医教研融合发展,让党旗在川东北防癌抗癌战线高高飘扬。支部所辖肿瘤科2022年成为四川省卫健委支持的首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信天下2022中国地市医院排行榜”肿瘤专业西南地区第4、四川省第3。近3年,承接20余项国际、国内多中心新药临床研究项目,开展了“基于无创体位固定的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疗技术”、“EPIgray在体剂量验证技术在胸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等多项放疗新技术,肿瘤内科治疗及放射治疗的质量和水平持续引领川东北地区放射治疗的发展。党支部持续组织“走基层、送健康、防癌抗癌零距离”系列活动,开展富有肿瘤防治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举行大型义诊活动6次,服务百姓千余人,培训乡村医生约300余人。组织爱心栖息地志愿者参加三下乡活动、肿瘤临床姑息关怀活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培养时代新人。科室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厅级课题15项,年平均发表论文20余篇,为四川省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四川省肿瘤科专科护师培训基地、中国肿瘤营养基层500强科室。




后勤管理处召开新区教工食堂餐饮服务质量提升研讨会

为进一步做好教工食堂餐饮服务质量提升民生工作,持续改善和提升新校区教工食堂的餐饮服务质量,8月28日上午,后勤管理处在处会议室召开了新区教工食堂餐饮服务质量提升研讨会,后勤管理处处长代成书主持会议并讲话,教辅保障系统党委书记、后勤管理处副处长陈守云,饮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及新区教工食堂全体从业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饮食服务中心主任陈加林就教工食堂服务质量提升所采取的措施、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案进行了汇报。新任厨师长兼食堂经理曾剑锋就食堂后厨的现存问题及整改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守云就新区教工食堂餐饮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提出了要求。代成书总结了新区教工食堂餐饮工作,对新学期教工食堂餐饮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他结合学校新的形势要求,分析了当前教工食堂管理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调了提升管理质量的重要性,要求食堂要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提质增效,要加强过程管理,关心关注教职工的需求,丰富菜品花色品种,切实在菜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上下功夫,为学校教职工提供更好、更优的就餐环境和体验。




学校举办2024年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专题培训班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1510高质量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水平,8月22日至27日,“川北医学院2024年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专题培训班”在西南大学顺利举办。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波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家明出席开班式。学校教务处副科以上干部及科室负责人、研究生工作部(处)全体人员、各院系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与教务科和研究生科负责人等77名学员参培。

8月23日,培训班举行了开班仪式。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光明出席开班并致辞。张波在讲话中首先就西南大学在课程设置、食宿保障、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张波指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永恒主题。张波要求全体学员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培训的意义;坚持学以致用,全面掌握培训的重点内容;务求培训实效,为深入推进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1510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贡献力量。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西南大学原副校长崔延强、重庆医科大学原副校长邓世雄等九位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学科评估、教学质量监控等领域知名专家授课。在专题授课中,各位专家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教学理念与教育教学管理、学科专业建设与评估、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智慧教育与教学等方面为学员们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梳理了相关政策沿革。在授课中,专家们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向学员们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学员们交流了相关工作举措与做法。




护士拾金不昧 4万元现金归还原主

8月25日,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大厅内上演了温情一幕:患者家属成先生手持失而复得的手挎包,向门诊部护士赵晓英连连道谢。

原来,当天上午10时许,赵晓英在巡视门诊大厅时捡到了一个手挎包,打开一看,里面竟有4万余元现金,此外还有多张银行卡和一张社保卡。想到失主此时一定十分焦急,赵晓英拿着手挎包,立即到门诊部办公室汇报。办公室值班人员唐丽萍通过社保卡上的信息查询到了失主的联系方式,立即打电话通知其前来认领。

“真是太感谢你了,我发现东西不见了正急得团团转!”很快,失主成先生匆匆赶到门诊大厅,看到失而复得的包和里面分文未少的现金,激动不已,对赵晓英连连道谢。原来,成先生的母亲在医院住院,他在门诊大厅自助机打印检查报告时,随手将手挎包放在一旁,打完报告就匆匆离去。不久后才发现手挎包丢失,正当他急得焦头烂额时,就接到了医院打来的电话,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这只是我作为一个医护人员的本分,诚实守信、拾金不昧是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面对成先生的感谢,赵晓英说,医院门诊每天的人流量上万人次,患者、家属丢失东西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手机、车钥匙、包包、身份证等。门诊部护士拾到了丢失物品总是会第一时间归还,希望患者及家属能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真诚和温暖。




跨越万里之遥,践行医者担当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援几内亚比绍医疗谱写中非友谊新篇章

2023年底,按照国家卫健委、四川省卫健委部署安排,第20批援几内亚比绍中国医疗队陆续完成组建,队员分别来自四川省内各个不同医院的医疗骨干共计18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作为援非中国医疗队队长单位,省卫健委任命麻醉科庞勇副教授为第20批援几内亚比绍中国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肝胆外一科主治医师徐建博士为医疗队队委协助工作。经过半年的全方面培训和葡语学习后,18名队员于北京时间2024年5月24日出发前往受援国几内亚比绍。

5月28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大使馆邀请,第19批(队长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张映波教授)和第20批援几内亚比绍中国医疗队队员齐聚大使馆,参加了大使馆为两队举办的交接仪式。几内亚比绍国家医院管理国务秘书、卫生部秘书长、军队卫生事务司司长等几比高层领导人也受邀参加中国医疗队交接仪式(图1)。

交接仪式上,杨仁火大使高度赞扬了中国医疗队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长期以来协助和指导几内亚比绍医护人员,提高当地卫生健康水平,对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殷切期望第20批医疗队队员再接再厉,当好新时期中国的“白衣外交官”,为几内亚比绍医疗卫生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临床“国家队”,肿瘤科入列!——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8月20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2024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获批入列,成为继医学影像科、普通外科、中西医结合肛肠科、肾病内科之后,第五支“国家队”成员。至此,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培育)项目数量达到5个,位居川东北首位。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根据“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在国家层面建设的一批代表我国医学最高发展水平的临床专科,是诊疗能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水平提升的重要载体。本轮成功获批,是医院在肿瘤学科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医院将持续锚定“高水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四川省医学中心”建设目标,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专科辐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




我校研究生在中国肥胖大会(COC 2024)发言并获奖

8月17日-18日,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COC 2024)在北京市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我校2022级外科学研究生宋可在本次大会作交流发言,代表我校及附属医院研究团队提交的论文被评为COC 2024中国肥胖大会“优秀论文”。

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COC 2024)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以及相关学术组织联合举办。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外临床营养学、内分泌代谢学、心血管病学、减重与代谢外科学、代谢生物学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学术探讨与学科交叉,推动肥胖研究领域的临床实践、学术研究及创新转化。
大会上,宋可就我校附属医院肥胖及代谢诊疗中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大会口头交流,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与肯定。他所在研究团队致力于探索肥胖与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其突出贡献对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研究领域的进步和学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
宋可表示,参加此次学术盛会,是非常难得的机遇和荣誉,衷心感谢导师任亦星教授和团队的培养与支持,将继续努力,为解决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中国难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参加西部医学教育联盟2024年年会

8月19日-21日,西部医学教育联盟2024年年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我校在会上作交流报告,并有两篇论文分获一二等奖。此次年会由昆明医科大学承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为主题,旨在强化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助推西部地区医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国1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附属医院、相关企业的近500名医学教育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上,我校教务处副处长朱平宇作题为《牢记初心使命 扎根西部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交流报告,报告从时代背景、学校的发展历程、人才内涵、路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实践的交流,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本次年会还首次实行论文征稿。我校医学检验学院钟晓武老师等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产教融合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探析》获评大会征文一等奖,药学院陈莲惠老师等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医用化学>新形态教材建设探索》获评二等奖。论文在大会上作壁报交流,并在期刊《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优先发表。

会议开幕前,举行了第三届西部医学教育联盟理事会。我校作为理事单位参加了会议。







排版柯欣

信息来源|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