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要闻

母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母校要闻 -> 正文

第三十五期母校简讯来咯

作者: 来源:川北医学院校友总会 阅读次数: 日期:2024-09-09


母校近期简讯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来校交流座谈;
2.我校与澳门大学开展线上美育工作交流会;
3.我校学子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中创佳绩;
4.4金14银!我校在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再次突破;
5.我校学子在创新创业赛道喜获佳绩;
6.2024年学生西迁工作圆满完成;
7.奖项+2 我校师生在2024年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中喜获佳绩;
8.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大会。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来校交流座谈


8月31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与视光医学院院长毕宏生一行来校交流座谈,我校党委书记古熙出席座谈会。

毕宏生代表国家中西医结合重大疑难疾病(近视)协作网络项目牵头单位授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协作网络项目协作单位”牌匾。学校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任亦星接牌。

毕宏生在会上介绍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病防治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与视光医学院及其科研医疗团队在医、教、研、社会公益协同发展,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建设,眼科医疗水平提升等方面的情况。毕宏生希望通过此次考察交流和项目合作,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在眼科和视光专业领域建设、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发展以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等方面,深入挖掘合作潜力,梳理各自优势项目,优化医教研资源配置,携手为促进人类眼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古熙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毕宏生院长和项目牵头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对川北医学院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古熙表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眼科与视光区域中心,眼科与视光医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展眼视光高等教育并始终走在前列。学校各部门要全力支持项目建设,推动合作进一步深入。

我校与澳门大学开展线上美育工作交流会


9月3日下午,我校“医学生‘一核三维多元’美育浸润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组与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开展美育工作线上交流会,双方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美育浸润、实践合作等方面展开交流。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澳门濠江中学教师、我校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

学生工作部部长王帅亭子介绍了我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等基本情况,推广我校医学生“一核三维多元”美育工作经验,并就加强两校人才培养、学生活动等方面合作提出了意见,期待双方碰撞出更多合作项目,产生更多务实成果。

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黄民聪介绍了澳门大学张昆仑书院的架构、工作理念和学生情况等方面,尤其是7个核心指标,1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设置与思考,并表示愿与我校积极开展交流合作,促进澳门大学与我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共育学生家国情怀。

与会人员就书院培养模式、学生活动、就业情况、医学生教育、美育等话题展开了讨论,并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就具体合作意向进行了探讨。下一步,双方希望找准“共同点”,通过具体的合作项目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实现高质量合作,共同书写两校友谊新篇章。

我校学子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中创佳绩


我校学生在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中取得佳绩。我校共有7个项目参加此次竞赛,最终罗子甯、徐心雨、熊丽君、黎香钰、肖梦言等同学的参赛作品《人工智能生成医学综述的创新理论与应用研究》(指导老师:刘英)获得全国二等奖;杨宸、龙兴焰、贺苗、王婷婷、张荣乙、邓春香等同学的参赛作品《基于特征转换与特征筛选的屈光度预测方法》(指导老师:李文雪、黄正宽)获得全国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和《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杂志共同倡议下,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举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认定的国家级A类竞赛。

4金14银!我校在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再次突破


8月30日,四川省教育厅正式公示了“建行杯”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获奖名单。我校学子在此次大赛中大放异彩,共斩获金奖4项、银奖14项、铜奖22项,获奖等次和获奖总数斩获历史双新高,展现了我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显著成果。

自今年1月17日校赛启动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全面组织学生参赛。创新创业学院更是深入各院系,开展了十余次细致的调研活动,旨在挖掘更多具有创新潜力的项目。针对参赛学生,学院精心策划并举办了“创业先锋班”系列培训,通过系统的课程和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学院还为教师开展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以提高我校参赛项目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为了更全面地准备比赛,我校还精心组织了两期集中训练营。根据大赛不同赛段项目的实际需求,训练营采取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赛道、分组别、分层次地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训练。总共进行了12次针对优秀参赛项目的专项培训,对项目进行了精细的赛前打磨和专业的路演培训,不断提升项目质量和展示效果。

经过激烈的层层选拔,我校共推荐了97个优质项目参加省赛网评。其中,18个项目凭借出色的表现和独特的创新点脱颖而出,成功进入了省赛决赛进行金奖的激烈争夺。最终,我校学子凭借卓越的实力和出色的表现,斩获金奖4项创造了我校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我校学子在创新创业赛道喜获佳绩


近日,四川广播电视台《川教观察》栏目对我校学生双创项目进行了全面报道。

医学影像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俊杰负责的《喉返之“星”——人工智能检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开创者》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高教主赛道国赛银奖、省赛金奖。项目组由15位本科生组成,在专家指导下,联合三大专业,依托脱敏数据,构建国内首创的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预测系统。该系统拥有准确率高、辅助快速决策、无创诊断等优势,辅助临床医务工作者实现食管切除术前精准预测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否转移。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合作,签订意向订单,拥有专利及论文。未来将持续深耕食管癌及人工智能领域,贡献青春力量。

眼视光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熊诗语负责的《视可佳——国内首创屈光性白内障精准评估决策领跑者》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赛铜奖、省赛银奖。项目团队由多校多学科本科生组成,在专家指导下,历时三年研发出屈光性白内障辅助评估决策系统。针对现有诊疗模式耗时长、验算精度低、评估效果差等痛点,构建了精准化、个性化、一体化的智能高效诊断精准体系。

临床医学院2021级研究生包尔皓负责的《筑梦医路·夕阳医社》项目,获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该项目团队由7位研究生组成,自2017年成立以来,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关怀服务。在专家指导下,提出4N模式,构建PRAI闭环,致力解决老人健康痛点。项目已在多省市开展服务,拥有志愿者676名,服务社区108个,累计公益时长超1万小时,9次入选团中央国家级项目,获媒体报道380余次及团中央提名表彰2次。

药学院2020级本科生秦钰莉负责的《硝花新道硝花新道—国内首创无酸制备3-硝基吲哚新型工艺》项目,获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高教主赛道省赛银奖、第三届四川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该项目团队开发新型工艺,替代传统硝基源,优化反应温度,简化后处理,提升3-硝基吲哚(如塔宾曲霉素、ASPIDOSPREMINE、芳杂胺类似物等众多重要药物的必要中间体,广泛用于抑菌、抗癌、麻醉和糖尿病治疗)产品纯度。目前已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签署合作协议。

2024年学生西迁工作圆满完成


在学校相关能部门和院系的协调配合下,在搬家公司的高效调度运转下,在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下,8月30日上午,我校2024年学生西迁工作顺利完成。此次西迁涉及6个院系、9个专业,西迁学生1900多人,总共发出货车28辆,运输学生行李物品9000余件,接送往返学生的客车8辆。

西迁现场热火朝天,但井然有序!高坪校区各楼栋管理员积极引导同学搬运行李、按入住楼栋装车、并有序乘车;顺庆校区工作人员简化流程,核对信息后及时为同学办理入住;各院系的志愿者们热心踊跃,帮助同学搬运行李;西迁的同学们虽然疲惫,但积极响应“文明离寝”倡议,大部分寝室在离寝前均进行了寝室大扫除,为 2024 级学弟学妹们留下了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的寝室,传承了文明友爱的川贝精神。在繁忙的西迁现场温暖的画面随处可见,各楼栋为同学们备足了矿泉水,准备了菊花茶、藿香正气液等防暑物资,各楼栋宿管员集中支援西迁楼栋,她们有的组织同学搬运行李,有的帮同学们提拿行李或照看行李,看到大汗淋漓的同学赶紧递上一杯清凉的茶水,让疲惫的同学感到内心温暖。每年总会有同学错拿、漏拿行李,为此学生公寓还建立了失物招领机制,两校区联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同学们找回失物。

“团结积聚力量,协作催生效率”,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2024年学生西迁工作圆满完成。

奖项+2 我校师生在2024年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中喜获佳绩


日前,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等四部门联合主办的以“典耀中华,赓续文脉”为主题的2024年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省级获奖作品公示。

本次大赛以诵读、讲解、书写、篆刻等活动形式开展,全省师生热情参与,经过层层筛选与激烈比拼,1505件优秀作品获得省级奖项。我校师生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深刻诠释了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魅力与传承,获省级决赛一等奖1项、优秀奖1项。

医学影像学院师生作品——穿越时空《满江红·写怀》中邂逅的爱国情,融合红色资源与古典诗词,通过青年视角,将古代爱国词人岳飞的豪情壮志与现代坚毅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机结合,开辟出一条别具一格的文化传承路径。在“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留学生代表作品《翰墨诗心朗诵录》,聚焦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将自然朴实朦胧惬意的山村风景画,飘逸高洁豪迈慷慨的天鹅戏水图,热烈欢快和谐共生的主宾欢聚景娓娓道来。在“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中荣获省级优秀奖。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大会


8月30日上午,学校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大会在顺庆校区科技楼九楼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黄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学工系统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新入职辅导员进行了自我介绍,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负责人对暑假期间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新学期迎新、资助、就业、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工作进行了布置安排。

黄平对新入职辅导员的加入表示欢迎,对春季学期及暑期学生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强调新学期要围绕中心谋学工,以更高的站位看待学生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主动对接学校“十大工程”和“3+1重点任务”,确保全面完成学生工作任务。要同向发力抓学工,以融合理念推进学生工作。学工队伍要主动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思政工作全方位、融入办学治校大格局,着力增强工作协同,促进学生工作实际成效。要锚定品牌促学工,以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工作。要以辅导员工作室为平台,建成具有影响效力的思政工作品牌,推动学生工作内涵建设提升。

排版:柯欣

来源: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