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2025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7-16   点击量:

文:杨冬雪  图:杨冬雪  审核:肖凤玲

为促进中外学生深度体验中国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魅力,提升青年学子服务社会、奉献基层的责任意识,710日至14日,川北医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古艺新采,益路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组织16名中外学生赴四川德阳广汉市,开展为期五天的沉浸式社会实践活动。中外学子携手走进乡村田野、非遗工坊、历史遗迹与改革热土,在助农实践中感悟乡村振兴,在非遗传承中触摸文化脉搏,在文明对话中增进理解互鉴,共同谱写新时代文明交流的青春乐章。

710日,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古艺新采,益路同行”实践队赴德阳广汉循环观光园,开展乡村振兴体验活动。园区负责人马老师热情接待并介绍了广阔果园和多种水果,如桑葚、黄桃等。中外队员积极参与趣味游戏、农事劳作、水果采摘及动物园义务劳动,收获满满,深化了乡村振兴认知。

711日,中外学子来到了“川西民居活化石”段家大院子,中国学生为留学生讲解建筑特色与民俗,让留学生沉浸式体验文化魅力。随后实践队赴广汉市社会福利院,队员们陪伴老人制作漆扇、互动交流,合唱经典歌曲并表演手势舞《感恩的心》,现场温馨感人,深植敬老情怀,促进文化交融。

712日,实践队在广汉市新平镇开展健康科普活动。上午于新平分院设点,中外学生协作为居民(尤其老人)测量血压、解答疑问,并发放健康问卷普及慢病预防知识。下午深入街头,用通俗语言宣讲高血压、糖尿病防治要点及体检重要性,普及急救常识及健康生活妙招。

713日,中外队员们实践队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学生们来到广汉市非遗文化体验基地,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扎染技艺(古称“绞缬”),亲手完成布料扎结、浸染全流程,创作出独特纹样作品。下午探访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面具、神树等稀世珍宝令人震撼,专业讲解展现古蜀超凡工艺,留学生直呼“神奇”,深刻感受中华文明魅力。

714日,实践队探访"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广汉向阳镇。在向阳镇改革陈列室,讲解员详述该镇从人民公社落后状态,通过"定产到组"、发展社队企业等系列突破性举措实现经济腾飞、跻身工业强镇的历程。随后,中外队员在茶馆向居民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单,以贴近生活的生动讲解普及防艾知识,增强居民健康意识。

此次德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外学生不仅深入感知了乡村发展、非遗文化与改革历程,更在协作中增进文化交流、缔结深厚友谊,实现能力提升与社会贡献的双向成长。未来,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将持续以“实践育人”为引领,组织更多扎根中国大地、融合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努力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医学人才,为促进文明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