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设置

科室简介

一、教研室的沿革

超声诊断学教研室于1985建立,是影像医学的主干课程之一,经历3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教学工作、人才培养、教研室制度完善、教学设施改造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教研室教学工作职能

超声诊断教研室是集教学、医疗和科研于一体的基本单位。所开设的超声医学目前为四川省“一流”课程。主要承担医学影像系本科和专科、临床医学本科和专科、成人教育等超声医学的教学任务。除此之外,教研室还承担附属医院超声科的临床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教学和临床科研工作,积极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医疗预防工作或其他任务。

三、现有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超声诊断教研室是川东北地区唯一集教学、临床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教研室,拥有本地区实力最雄厚的超声医学专业人才和仪器设备。教研室现有教师3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师资学历水平为省内前茅,其中博士7人、硕士21人,国外学习归国者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人,卫计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卫生健康中青年骨干人才”1人。任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学分会全国委员1人;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全国委员1人;四川省医学会超声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2人;四川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3人;四川省超声医学质控专家5人;南充市超声医学质控中心主任1人,副主任2人,质控专家5人。

(二)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了教学工作制度。要求全体任课教师,深钻教材,认真备课,书写教案,精心务教。严格坚持新教师任课前试讲制度,试讲合格的,才允许上讲台。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坚持严格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做好多媒体课件。坚持教研室主任及教师听课制,对每位任课教师的上课情况提出评估意见,以便任课教师及时修正,帮助任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教研室除承担各专业、各层次《超声医学》和《超声诊断学》教学任务外,还承担卓越医师班的超声诊断学相关的教学等任务和研究生超声医学进展部分理论教学。教师授课敬业,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多人次荣获院级“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成果奖和教改论文奖等奖项。院级学术带头人1人,院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是一支实力宏厚、年轻有为的教学队伍。

2004年被评为卫生厅医学影像重点学科(放射诊断学及超声医学)。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导师6人。2009年超声诊断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4年被评为川北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2019年教研室承担的《超声诊断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示范课程,2021年教研室承担的《超声医学》课程被评为省一流课程。

(三)教学设施

教研室注重实验室建设,拥有先进、齐全的教学、科研、医疗设备。教研室具有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型、录像片、幻灯片等供理论课上课的教学设施。实验室有十二台国产彩超及B超仪,9套超声人体模型供学生实验课进行技能培训和操作练习。附属医院价值3000多万元的设备提供实习学生的技能培训和操作练习。

四、科研成果

教研室除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繁重的医疗诊断治疗工作外,还积极承担科研工作。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多项省级课题和十多项厅局级课题。发表科研论文(2010年至今)600多篇,其中SCI30多篇。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省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成果一等、三等奖各1项。

五、教学改革与成果

教研室承担省教育厅教改课题1项、学院教改课题10余项。教研室获得学院教学改革二等、三等奖各1项。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注重学生超声医学技能培训和教学改革,重视开放性实验课的项目设置和培训,更多培养学生动手和综合思维能力。加强实习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进行入科培训和出科考试,专门为实习生设立小讲课和疑难病例讨论,同时开放学校实验室,专门培训实习生的操作。




川北医学院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8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