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设置

科室简介


核医学教研室成立于1970年,是医学影像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最早进行放射性核素诊断与治疗的单位之一。从1995年开始131I治疗甲亢、P32敷贴治疗皮肤疾病,1998年引进了川北地区第一台SPECT(GE SPX-6),2010年引进川东北地区第一台SPECT/CT(GE Infinia Hawkeye 4),2016年引进川东北第一台PET/CT(GE Discovery 710 ),2019年第二台SPECT/CT(GE Discovery 670),引进川东北地区首台医用回旋加速器,同时拥有放射性药品使用四类证、新型放射性分子影像探针研发与质量控制研究平台、小动物PET/CT实验平台、放射性药物临床转化研究平台,建立川东北地区首个高端医学影像中心,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教研室、科室有了长足的发展。

师资队伍:教研室现有医、技、护、药人员2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卫生厅学术带头人1人,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学院教学名师2人,学院师德标兵1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8人,硕士生导师3人。

教学工作:承担了《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核医学》和《医学辐射防护学》三门课程的教授。核医学为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校级线下一流课程。教研室每年承担教学任务近180学时,其中影本两个合班各42学时、影像技术本科64学时、生物医学工程本科18学时。

医疗工作:开展了当今先进的PET/CT肿瘤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SPECT/CT甲状腺、肝、心脏、肾脏、脑、脑池、骨骼及恶性肿瘤阳性显像;131I治疗甲亢及分化型甲状腺癌、89Sr治疗转移性骨肿瘤、Lu177/225Ac治疗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体肿瘤、125I粒子植入微创治疗前列腺癌,云克治疗甲亢伴突眼等;体外分析测甲状腺功能(TT3、TT4、FT3、FT4、TP0-Ab、ATG-Ab、TSH)等。仪器设备情况:PET/CT 1台、SPECT/CT 2台、回旋加速器1台、小动物PET/CT 1台、化学发光仪1台、甲吸仪1台。

科研工作:教研室人员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级、厅局级课题等4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教研室成员作为负责人先后获得四川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成果鉴定一项,四川省政府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1项;南充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川北医学院教学成果奖4项;参编《影像核医学》、《核医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等国家级规划教材10余部,多部教材荣获川北医学院优秀教材奖。

研究生教育:教研室是川北医学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07年开始招生以来,每年招收5-7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生人数60余名,在读研究生17名。




川北医学院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8004号